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法则 > 见义勇为的法律特征

见义勇为的法律特征

时间:2025-07-18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77417

见义勇为是指自愿为了保护国家、集体利益或他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而采取行动的行为。根据法律,见义勇为具有以下几个法律特征:

1. 主体

见义勇为的主体必须是非负有法定职责或义务的自然人。那些在履行法定职责或义务时采取行动的人不能被视为见义勇为的主体。例如,警察抓小偷时不能被认定为见义勇为。

2. 客体

见义勇为所保护的客体包括国家、集体利益或他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那些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而与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斗争的行为不能被视为见义勇为。

3. 主观方面

见义勇为的主观方面表现为积极主动、不顾个人安危。

4. 客观方面

见义勇为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国家、集体利益或他人的人身和财产正在遭受侵害时,义无反顾地与危害行为或自然灾害进行斗争的行为。

我国对见义勇为的保护

我国对见义勇为的保护体现在民法和刑法中。

民法保护

根据《民法总则》第183条,如果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而自己受到损害,侵权人应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要求适当补偿。如果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可以要求受益人给予适当补偿。根据第184条,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而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刑法保护

根据《刑法》第20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采取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如果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案件结案的签字机关和代理人

    刑事案件结案的签字机关和代理人问题,以及刑事案件办案流程和开庭程序。案件结案需由结案机关、司法部门和当事人签字生效,法定代理人可代无法认证的当事人签字。办案流程包括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三个阶段,开庭程序包括询问核定身份、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等

  • 犯贪污罪免除处罚的含义

    犯贪污罪免除处罚的含义。在犯罪后自首且个人贪污数额在规定范围内等特定情况下,可以被免除处罚。这与中国刑法中的无罪释放不同,指的是有罪但不受罚的情况。此外,《刑法》将免除处罚分为法定免除和酌定免除两种情况。

  • 结果加重犯处罚原则的适用范围和原则

    结果加重犯的处罚原则。依据刑法规定,结果加重犯的处罚应根据犯罪情节进行加重。法院在判决时,应考虑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对于具备从重处罚或从轻处罚情节的犯罪分子,法院应在法定刑的限度内判决。在强奸罪中的结果加重犯,根据不同情况将被处

  • 偷回交警扣押的自己的摩托车是否构成盗窃罪

    偷回交警扣押的摩托车是否构成盗窃罪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车辆被扣押后所有权转移到交通管理部门名下,私自将被抵押的车辆偷回可能构成盗窃罪。文章还介绍了盗窃机动车辆的不同情形和定罪标准。

  • 滥用职权罪的刑罚
  • 一、驾校土地使用税偷税的处罚
  • 传播淫秽物品罪的法律解析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