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土地利用 > 土地抵押 > 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主体

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主体

时间:2025-07-02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7919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2015年8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可以在试点地区开展以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这对完善农村承包土地权能、破解农民缺乏有效抵押物难题、提高农民贷款可得性具有积极的作用。通过对湖北武汉、宁夏平罗等试点地区的调查,笔者认为,在推进农地抵押试点过程中,应区分两类主体,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机制。

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主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农户以自家承包土地的经营权进行抵押,另一类是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流转土地的经营权进行抵押。

普通农户抵押

对于普通农户,由于土地经营权属于自有,因此可以以二轮承包期内剩余期限的经营权进行抵押。我国大部分地区在1998年进行了二轮承包,承包期为30年,二轮承包期限为2028年,土地经营权剩余期限有十多年。金融部门为了防范和降低风险,可以对剩余期限进行折扣处理。例如,平罗县的金融机构一般将剩余期限折半处理,农户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额=土地资产价格×面积×二轮承包剩余期限×1/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抵押

对于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主体,其土地经营权是通过流转获得的。尽管土地流转合同期限较长,最少为3~5年,很多都是截止到二轮承包期末,但新型经营主体支付流转费一般都是一年一付。因此,只有在新型主体支付了流转费以后,经营权才真正实现了让渡。由于流转费一年一付,新型主体实际上只占有了当年的土地经营权。因此,新型主体以流转土地的经营权进行抵押贷款,期限只能是1年,且需要经过转出农户的同意。额度也只能以1年的经营权进行计算。金融机构为降低经营风险,可以对额度再进行折扣。新型主体可以在第二年归还贷款和支付完流转费后再次申请贷款,如此循环往复。新型主体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额=土地资产价格×面积×折扣。

完善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相关制度

一、土地资产评估机制

开展土地资产评估是农地经营权抵押的重要前置条件,也是一项基础工作。当前各地普遍缺乏土地资产评估的专门机构,以及抵押资产评估的相关办法。金融部门一般采用以土地流转市场价格简单计算抵押资产价格的办法,而不考虑种植品种、土地设施投入等因素,使得资产价格存在一定的失真,不利于真正发现市场价格。建议可以依托地方建立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如土地流转服务机构,构建土地经营权评估的专业化服务机制。当然,也可以依托专业评估公司开展抵押土地资产评估工作。各地可结合实际制定涵盖土地流转价格、种植品种、设施投入、地力条件等综合指标的科学评估办法。

二、土地资产处置机制

抵押资产能否有效处置是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构建农地经营权抵押处置机制,重点在于健全和完善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体系,完善相关功能作用。能够将待处置的农地经营权引入到土地流转体系中再次流转变现,使该体系成为连接农户和金融机构间的枢纽。需要强调的是,抵押资产为一定期限的农地经营权,并不涉及农户的承包权。农户承包期不能进行抵押,因此也不存在农民永久失地的风险。

三、风险补偿机制

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是新生事物,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农业属于弱质产业且风险较高,农地抵押资金规模小、交易成本高,如果风险完全由金融机构和农户承担,双方积极性都不高,使得这项工作很难开展。为顺利推进这项工作,可以在试点初期由政府和金融机构共同出资建立风险补偿基金。一旦出现金融风险,可以从基金中按一定比例对金融机构进行风险补偿,以此来降低金融机构的风险。待试点进行到一定阶段,相关的抵押资产处置机制比较顺畅的时候,风险补偿制度可以适时退出,将农地经营权抵押完全交由市场来决定。需要注意的是,金融风险应主要由市场来承担,政府的风险补偿基金承担的比例不宜过高,更不能完全由政府兜底,否则可能出现金融机构放松前置审查甚至信贷双方合谋骗贷等道德风险。建议在试点初期,风险补偿基金承担的比例可在60%左右,并逐步降低,以增强交易双方的风险意识和交易的可持续性。

四、农村信用体系

在农地经营权抵押的业务中,决定金融机构是否贷款给农户,本质上并不是取决于农户抵押给金融机构的土地经营权,而是金融机构综合考量农户的历史信誉、产业前景、偿还能力等因素而决定的。当前开展的农地经营权抵押本质上仍然属于一种信用贷款,只不过是通过将农地经营权进行抵押进一步对农户进行增信的过程。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农地经营权抵押刚刚起步,相关配套制度建设还滞后,农地经营权还难以独立承担抵押品的角色。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地要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农户建立信用档案和信用评级。同时,还可以进行信用家庭农场、信用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农业企业的评级工作,实现农村信用体系全覆盖,为各类主体开展农地经营权抵押提供信用支撑。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组织体系建设

对于农地经营权抵押试点工作,各地还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组织体系建设,特别是注重发挥各级农地流转服务体系的功能作用。将农地经营权评估、抵押资产处置、贷款意向登记、初审等工作交由农地流转服务体系承担。政府要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开展农地经营权抵押工作的政策支持,在税费、考评、存款准备金等方面实行差异化政策,激发金融机构参与农地经营权抵押工作的积极性。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土地租赁协议

    土地租赁协议的细节和条款。协议涉及甲方和乙方的基本信息、租赁土地的范围、用途、期限、金额及支付办法,以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也有明确规定。甲方将土地租给乙方使用,乙方需按约定支付租金,并遵守相关规定。如违约,需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 土地抵押审核结果

    土地抵押审核的流程和条件。审核分为通过和不通过两种情况,未通过的原因通常与土地使用权和申请人资格有关。根据相关规定,办理土地抵押需提交一系列资料并遵循一定流程,包括填写表格、审查签章、核实资料等。法定时限为20个工作日,承诺时限为10个工作日。

  • 城镇土地使用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相关内容。城镇土地使用税针对在城市等范围内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征收,采用定额税率,根据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计算。城市维护建设税则是为了城市维护建设而设立,以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为基础,按照法定比例缴纳。城镇土

  • 土地补贴下发情况查询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的发放时间以及土地补偿费的定义和分配问题。夏粮和秋粮补贴分别进行公示和发放,时间因地区而异。土地补偿费包括多种费用,主要用于被征地农民。具体的补贴发放和分配比例可能因地区而异,建议咨询当地相关部门获取准确信息。

  •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条第2款的规定
  • 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主体
  •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法律规定
土地利用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