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是用来区别一个经营者的品牌或者服务和其他经营者的商品或者服务的标记,与特定的商品相联系。而商号主要是用来区别企业,代表着厂商的信誉,必须与商品的生产者或者经营者相联系而存在。
商号应当由两个以上的字组成,只能用汉字来表示。而商标的表现形式则丰富多样。
商号权比起商标权要更简单。商号权只需要按照要求申请企业名称后,即可取得。然而商标需要经过提交申请、注册等程序才能拿到商标权,一般需要一年甚至更久的时间。
商标的有效期为10年,需要续展,理论上可以无限持有下去。而商号权的效力一般限定在省、市等行政区域,并且没有续展的说法,只要主体存在,就可以一直存在下去。
商标权取得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属于法律的范畴。而商号权取得的依据是《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属于行政规章。商标法明确规定了商标权的取得,而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则是与企业名称权结合在一起。因此,从产生依据本身的效力来看,商标的保护力度明显高于商号。
商号的定义和法律特征。商号是企业特定化的标志,用于表示企业的法律人格,并享有专有使用权。商号具有信息性、可转让性、识别性和经济性等法律特征。商号是企业经营和资信等信息的载体之一,也是商业主体人格权的客体之一。
企业商号的变更及登记程序。企业名称可变更,但必须在变更决议作出后30天内申请变更登记。变更登记需提交相关文件,包括变更决议、申请书等。商号权具有区域性、公开性和转让性特征。除全国知名企业外,其他商号只能在登记地区享有专有使用权。
商号申请时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包括避免与国家名称、党政机关名称等混淆,不得含有不良道德风尚内容,不得与外国国家或地区名称相同或近似,不得与政协委员府间国际组织的名称相同或近似,不使用外国文字或汉语拼音组成的名称等。同时,商号属于知识产权的一种,也具有
商标与商号的定义、权利冲突的本质、产生原因及构成要件以及判断标准。商标与商号权利冲突的本质在于不同主体对同一客体有合法的形式权利,导致利益冲突。产生原因包括知识产权特点、地域性影响、法律制度不完善等。我国采用“混淆标准”作为判断标准,解决此类冲突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