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国际私法 > 国际私法类别 > 民事关系 > 涉外合同法律适用的有关制度有哪些

涉外合同法律适用的有关制度有哪些

时间:2025-07-03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88892
在现实生活中我国对外交流是非常多的,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家,和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是非常多的,对外贸易一般是需要签订合同的,那么涉外合同法律适用的有关制度有什么?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反致制度

根据《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9条的规定,涉外民事关系适用的外国法律不包括该国的法律适用法。因此,在涉外合同的法律适用问题上,我国不承认反致或转致。无论是根据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还是根据最密切联系原则,都要直接确定适用于合同争议问题的实体法,而不包括冲突法。这也符合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和最密切联系原则的精神。

法律规避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4条规定,如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对涉外民事关系有强制性规定,那么直接适用该强制性规定。此外,《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司法解释(一)》第11条明确规定,如果一方当事人故意制造涉外民事关系的连结点,规避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人民法院应认定为不发生适用外国法律的效力。综合这两者的规定,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如果规避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那么该合同争议应当直接适用该强制性规定。

公共秩序保留

根据《民法通则》第150条规定,适用外国法律或者国际惯例时,不得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公共利益。《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4条和第5条从强制性规定的直接适用和保护我国社会公共利益的角度,规定了公共秩序保留制度。这些规定同样适用于处理涉外合同问题。为了在司法实践中正确理解和适用强制性规则,《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司法解释(一)》第10条对我国法律的强制性规定进行了一般性描述,并列举了属于强制性规定的法律。根据这些规定,强制性规定是指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公共利益、当事人不能通过约定排除适用、无需通过冲突规范指引而直接适用于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适用公共秩序保留原则后,涉外合同争议应当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国际私法类别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