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房地产销售广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广告应当明确楼宇地点、竣工交付时间以及售价等相关信息。
如果是预售房地产广告,广告中应当包含《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证号以及《房地产预售许可证》证号。
如果是现售房地产广告,广告中应当包含《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证号以及《房地产证》证号。
广告经营与发布单位不得发布不符合上述要求的房地产销售广告。
房地产开发企业或受其委托的单位在刊登房地产销售广告时,应当向广告经营与发布单位提交以下材料的复印件,并出示原件:
房地产开发企业或受其委托的单位应当提供营业执照的复印件。
房地产开发企业或受其委托的单位应当提供《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的复印件。
如果是预售房地产广告,房地产开发企业或受其委托的单位应当提交《房地产预售许可证》的复印件。
如果是现售房地产广告,房地产开发企业或受其委托的单位应当提交《房地产证》的复印件。
以下情况下,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刊登广告,广告发布者不得发布相关广告:
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预售商品房不得刊登广告。
在未依法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上开发建设的房屋不得刊登广告。
违章建设的房屋不得刊登广告。
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产权利的房屋不得刊登广告。
权属有争议的房屋不得刊登广告。
根据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出售的其他房屋不得刊登广告。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就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适用法律司法解释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问道:“《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于商品房销售过程中的虚假销售广告是如何认定和处理的?”
黄松回答:“销售宣传广告作为商品销售的有效手段,在商品房交易市场广泛存在。目前,大部分商品房销售都通过宣传广告进行促销。然而,由于我国商品房市场管理机制尚不完善,对销售宣传广告缺乏有效的规范管理,一些出卖人为了获取最大利润,往往在销售过程中发布一些虚假、夸大不实的宣传,导致纠纷的出现,扰乱了商品房市场秩序。为了依法及时有效地解决这类纠纷,《解释》根据《合同法》第15条规定,原则上将商业广告认定为一种要约邀请,一般情况下不能将未订入合同中的宣传广告内容作为合同内容。然而,如果出卖人在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中,对其开发出售的商品房及相关设施所作的说明和承诺具体确定,并由此对买受人决定订立合同以及房屋价格的确定产生重大影响,那么在买受人就此内容提出订立合同时,该销售广告内容的对象就已经特定化。根据《合同法》第14条关于要约的规定,《解释》明确规定应当将该内容视为要约,买卖合同的订立则视为买受人对出卖人要约的承诺。在这种特定的情况下,即使该说明和承诺没有明确订立在合同中,也应当认定为合同内容。如果当事人违反了该内容,应当承担违约责任。这一解释有利于保护买受人的权益,规范出卖人的销售行为,并建立和维护市场诚信制度。”
明星代言产品的法律责任问题。明星在代言时应尽注意义务,包括要求产品合格证明等。代言广告可能具有欺骗性,明星不会实际使用并见到效果再拍摄广告。夸大效果和虚假宣传是常见问题。律师提醒消费者应关注产品本身性能与质量,审慎选择产品,并了解相关信息。明星如果明
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及处罚。经营者和广告经营者发布虚假广告会受到法律和行政处罚。同时,如果虚假广告导致消费者受损,广告主应承担民事责任。文章还列举了虚假广告的几种表现形式,并提到了《民法典》中关于商业广告和宣传的法律条款。
喜来健医疗器械广告违法行为被处罚的事件。该广告未经审查,以公司名义宣传而非正式经营部名义,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在接受理疗的人群提供情况下,证实存在违法广告宣传行为。沙湾县工商局依法对该经营部罚款1万元。此事件提醒市场参与者要遵守广告法规,维护市场秩序
房地产销售广告的内容和要求。广告需包含楼宇信息、售价等,预售和现售广告还需包含相关证书证号。企业和广告发布者需遵守发布规定,不得发布不符合要求的广告。同时,明确了一些不得刊登广告的情形。最高院副院长黄松就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中的虚假销售广告认定和处理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