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子女的意见
当父母双方对十周岁以上的(婚生/非婚生)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权发生争执时,应该考虑子女的意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五条规定,法院在判决时也会考虑孩子的意见。
案例参考
强与玲于1997年认识后同居生活,并于2000年8月生育女儿小霞。此后,玲到深圳务工,并将女儿送入深圳某校读书。强于2009年11月到北海工作,每年只是过节回家。常年的分居让两人的感情渐渐淡泊,2013年4月,双方都同意离婚,但是就女儿的抚养权归属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同年6月玲诉至本院,请求判决小霞由其抚养,并自愿负担抚养费用。考虑到小霞已满10周岁且长期跟随玲生活,法院需要听取小霞的意见。根据征求小霞的意见情况来看,小霞真实意愿是跟随母亲玲生活。根据玲的陈述和所提交的证据,玲有能力抚养小霞,因此法院判决小霞由玲抚养。
相关法律条文
《婚姻法》
根据《婚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而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如果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权要求父母支付抚养费。根据《婚姻法》第二十五条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应当负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直至子女能独立生活为止。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应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子女在必要时可以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七条规定,子女抚养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20-30%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孩子抚养费的,比例可以适当调高,但一般不超过50%。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以根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在特殊情况下,可以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八条规定,抚养费应当定期给付,有条件的可以一次性给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九条规定,对于一方无经济收入或下落不明的情况,可以用其财物抵子女抚养费。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十四条规定,抚养费的给付期限一般至子女十八周岁为止。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以其劳动收入为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以停止给付抚养费。
解决方法
在父母对十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抚养权的争执中,应该优先考虑子女的意见,并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抚养费的数额。抚养费应当定期给付,有条件的可以一次性给付。对于一方无经济收入或下落不明的情况,可以用其财物抵子女抚养费。抚养费的给付期限一般至子女十八周岁为止,但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子女如果能够通过劳动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父母可以停止给付抚养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