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限合伙制度立法的不足之处
时间:2025-07-29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合伙企业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企业组织类型,它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我国的有限合伙制度立法有何缺点呢?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地方立法推动中央立法
中国创业投资立法的最大特点是地方立法推动中央立法。由于创业投资在中国的发展时间较短,导致立法滞后。创业投资的发展需要制度创新,为推动创业投资事业的发展,地方先于中央进行了地方立法。最终,地方立法的增多与成熟促使中央进行统一立法。
地方性立法的限制与困难
地方性创业投资立法受到中国法律体制的限制,实践操作困难。有限合伙制度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然而,地方立法对有限合伙法律地位的确认也反映了市场经济对有限合伙的肯定。
有限合伙立法的合法性问题
有限合伙制度作为市场主体立法或者民事主体立法的一部分,根据《立法法》规定,应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的法律做出规定,而不应由地方性立法做出规定。地方性立法突破现行立法、确认有限合伙法律地位的做法,不符合法治精神,侵害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权限。然而,在中央立法不允许、甚至禁止有限合伙的情况下,为有限合伙寻求法律生存空间,地方性立法是无奈之举。立法不仅要强调法律的确认功能,还应注重法律的预测功能和超前性。未能充分考虑法律的适应性,对有限合伙制度的遗漏,是现行《合伙企业法》最大的缺憾。
实践案例
北京天绿创业投资中心夭折的事例正是由于缺少全国统一的有限合伙立法及配套立法所致。相比之下,赛富成长基金(天津)创业投资企业应属幸运儿,但是该基金作为创业投资领域的独行者,亦步履维艰。从该基金获得商务部批准设立至取得营业执照,每一个主管部门都是第一次处理该类型企业的申请,层层审批,最终居然用了半年多的时间。依据现有相关创业投资规定,有限合伙制度只能借助于“非法人制中外合作企业”形式,换言之,内资创业投资根本无法直接取道“非法人制”实现有限合伙制度的设计。
完善有限合伙立法的必要性
为了鼓励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充分发挥有限合伙制度的优势,我们需要在大胆借鉴国际惯例与经验的基础上,修改现行《合伙企业法》和配套立法,早日移植国外的有限合伙制度。只有这样,创业投资事业才能借助于有限合伙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有限合伙人的撤销权行使方式
有限合伙人的撤销权行使方式,包括撤销侵权行为、撤销受委托人的执行权以及有限合伙人与普通合伙人的区别。在债务承担、关联交易、竞业禁止、财产份额出质和转让以及出资方面,有限合伙人与普通合伙人存在显著差异。
-
合伙人的责任范围及限制
合伙人在不同国家所面临的责任范围和限制问题。美国的合伙人在合同债务方面责任扩大,而英国和我国的合伙人责任范围涵盖了合同和侵权债务,但未对合同债务与侵权债务进行严格区分。合伙人个人责任范围也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有所不同,美国纽约州和英国的合伙人需要
-
合伙人权利与义务
合伙人的权利与义务。合伙人享有事务执行权、监督权、知情权、重大事项表决权和利润分配权等权利,同时承担不得与本企业相竞争、不得擅自交易和不得损害企业利益等义务。这些权利和义务需在合伙协议中规定,并按法律规定执行。企业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协议中规定更多内容
-
我国有限合伙制度立法的不足之处
中国有限合伙制度立法的不足。地方立法推动中央立法是中国创业投资立法的特点,但地方性立法受到法律体制限制和实践操作困难。有限合伙制度作为市场主体立法的一部分,应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的法律做出规定。现行《合伙企业法》未能充分考虑法律的适应性,对有限合伙制
-
特殊的普通合伙协议应当载明的事项
-
有限合伙人的出资方式和责任
-
有限合伙企业的正常经营债务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