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员应提前到达法庭,进行以下开庭前准备工作:
(1) 宣布:请诉讼参加人入庭就坐,并检查诉讼参加人出庭情况。若有一方诉讼参加人未到庭,应立即报告审判长处理。
(2) 宣布:请诉讼参加人出示身份证件,并核对其身份。若有证人、鉴定人、勘验人、检查人、专家等出庭,还应核对其身份后请其退席,等候传唤。
(3) 核实诉讼材料的收悉情况,包括《当事人诉讼权利义务告知书》、《诉讼风险提示书》、《举证通知书》、《告知审判庭组成人员通知书》和开庭传票及通知书等。
(4) 检查旁听人员是否适合,是否有记者进行现场采访。如发现不适合旁听的人员或未经批准的记者,应请其退出法庭。
书记员宣布法庭规则和法庭纪律,具体内容以《法庭规则》为准。全体人员应关闭手机和传呼机的铃声。
书记员引领审判长、审判员(人民陪审员)入庭。待法官坐定后,请当事人和委托代理人入庭按席位就坐。书记员宣布肃静,并向当事人交待诉讼中的权利、义务以及应当遵守的法庭纪律。
审判长敲击法槌后宣布开庭。
审判长核对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身份,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贯、职业或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若当事人为法人,还需核对法人名称和所在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和职务。委托代理人为律师的,还需核对姓名、工作单位和职务,并要求出示律师执业证和宣读委托书及代理权限。
审判长分别询问原告、被告、第三人或其法定代理人,确认他们已听清楚审判长交待的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和应当遵守的诉讼秩序,并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以上为民事诉讼庭审过程的程序及法庭纪律,其中包括庭前准备工作、宣布法庭规则和法庭纪律、法官入庭和报告庭审前准备情况以及正式开庭活动。
上级法院审理下级法院管辖一审民事案件的权利,以及专属管辖的法律效力。上级法院有权审理下级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也可将案件交下级法院审理。同时,不同案件类型的专属管辖分工不同,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不能协议排除。
刑事一审案件的审理期限。文章介绍了收案立案审查的七日,一审法院的正常审理期限通常为两个月至迟不超过三个月,特殊情况例外。同时,还提到了不计入审理期限的期间和重新计算审理期限的延期审理情况。文章指出,根据现行法律及司法解释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一审刑事案
江歌案庭审临近时,华人境外犯罪中国法律能否对其进行追责的问题。依据我国刑法,境外犯罪的追诉权仍然存在,但犯罪嫌疑人必须回国。具体到江歌案,如果刘鑫的前男友回国,将由相关法院进行管辖。同时,文章还批评了江歌案中的网络暴力现象,指出网络舆论应关注事件真相
刑诉一审的开庭审理规定和程序。人民法院在审查起诉案件后,若起诉书中明确指控犯罪事实,应当决定开庭审判。开庭前,审判人员需进行准备工作并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确定了开庭日期后,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并传唤当事人等。开庭前的活动情况需记录在笔录中并由相关人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