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国家赔偿法 > 国家赔偿法律法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领导职权的法律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领导职权的法律基础

时间:2025-07-04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0125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领导职权的行使关系到国家安全。我国宪法和国防法对其相关内容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规定。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领导职权的法律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

根据宪法和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防领导职权由中共中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家主席、国务院、中央军委行使。

一、中共、中央的国防领导职权

中共中央作为执政党,是领导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在国家生活包括国防事务中,中共中央发挥决定性的领导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共中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进行领导。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国防领导职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国防方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以下职权:

  • 选举国家中央军委主席;
  • 根据中央军委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委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
  • 决定战争与和平的问题,并行使宪法规定的国防方面的其他职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决定战争状态的宣布,决定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并行使宪法规定的国防方面的其他职权。

三、国家主席的国防领导职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国防领导职权主要包括:

  •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宣布战争状态;
  •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发布动员令;
  • 公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有关国防方面的法律;
  •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授予在国防方面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
  • 根据与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行使国防方面的职权。

四、国务院的国防领导职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的国防领导职权包括:

  • 编制国防建设发展规划和计划;
  • 制定国防建设方面的方针、政策和行政法规;
  • 领导和管理国防科研生产;
  • 管理国防经费和国防资产;
  • 领导和管理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和人民武装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战备动员等方面的工作;
  • 领导和管理拥军优属工作和退出现役军人的安置工作;
  • 领导国防教育工作;
  • 与中央军事委员会共同领导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工作,以及征兵、预备役、边防、海防和空防工作;
  • 法律规定的与国防建设事业有关的其他职权。

五、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国防领导职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是最高国家军事机关,负责领导全国武装力量。中央军事委员会的职权主要包括:

  • 统一指挥全国武装力量;
  • 决定军事战略和武装力量的作战方针;
  • 领导和管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设,制定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
  • 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议案,制定军事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
  • 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体制和编制,规定总部以及军区、军兵种和其他军级单位的任务和职责;
  • 任免、培训、考核和奖惩武装力量成员;
  • 批准武装力量的武器装备体制和武器装备发展规划、计划,协同国务院领导和管理国防科研生产;
  • 合同国务院管理国防经费和国防资产;
  • 法律规定的其他职权。

中央军委实行主席负责制,中央军委主席为全国武装力量的统帅。中央军委组成人员包括:中央军委主席、副主席若干人、委员若干人。中央军委下设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和总装备部。总部既是中央军委的工作机关,又是全军军事、政治、后勤、装备工作的领导机关,大军区在军委各总部领导下工作。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赔偿委员会的组成及如何做出决定

    赔偿委员会的组成及如何做出决定。赔偿委员会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的三名以上审判员组成,对赔偿申请进行书面审查并在三个月内作出决定。赔偿决定采用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具有法律效力。对于认为赔偿决定确有错误的,可向上级法院申诉。如决定违反规定,上级检察院可向同级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领导职权的法律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领导职权的法律基础,包括中共中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家主席、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国防领导职权。各领导主体在国家生活和国防事务中发挥决定性的领导作用,包括制定战略、领导军队建设、管理国防经费等职责。摘要生成完成。

  •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侵犯人身权的赔偿责任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侵犯人身权和财产权时的赔偿责任。具体包括违法拘留、非法剥夺人身自由、暴力行为造成身体伤害或死亡、违法使用武器、其他伤害行为、违法行政处罚、违法行政强制措施、违反征收财物和摊派费用等行为导致的赔偿问题。同时,也明确了国家不承担赔偿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自赔案件程序的规定

    人民法院办理自赔案件的程序规定。自赔案件指人民法院作为赔偿义务机关办理的国家赔偿案件。文章详细阐述了办理机构、立案审查、承办审判员、审判人员回避、案件审查、协商赔偿、撤回赔偿申请以及办理中止等方面的内容,为人民法院处理自赔案件提供了明确的程序指导。

  • 国家赔偿的范围及条件
  • 违反刑事诉讼法规定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的情形
  • 判错案件死刑的赔偿程序及法律依据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