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审判阶段 > 死刑复核程序 > 死刑复核程序的特点和问题

死刑复核程序的特点和问题

时间:2025-09-06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01609
死刑复核制度是对判处死刑的判决和裁定进行审查和核准的制度,包括对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案件的审查和核准。死刑复核制度具体表现为死刑复核程序,内容包括死刑案件的报请复核、复核和核准等。死刑复核制度作为我国所特有的死刑制度的重要内容,其根本立足点是通过特别程序的适用,从而考量死刑适用的正当性、必要性以及发挥限制死刑适用、保障罪犯生命权的作用。我国法律虽然以基本完善,但我国现行立法在死刑复核程序中仍然存在缺陷,而这种缺陷制约了死刑复核程序这一基本功能的实现。但是由于死刑复核程序在程序设计上存在诸多的问题,使其保障作用无法真正得以发挥。

一、秘密审核方式

死刑复核程序采用书面秘密的审核方式,不进行开庭审理。根据现行刑事诉讼法第202条规定,死刑复核的组织已经明确,但对于复核的内容、方式和期限并没有具体规定。实践中,死刑复核一律采取不开庭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导致复核过程以秘密阅卷为主,控辩双方无法参与其中,无法表达意愿,对复核结果难以施加有效的影响。

二、程序的单方控制性

死刑复核程序全程由人民法院控制,主导着全部程序的过程。控辩双方被动等待裁决的结果,无法对复核活动实施有效的制约和牵制。被告人期待通过死刑复核程序进行申辩,并与司法权展开理性对话的要求往往无法实现。

死刑复核程序的问题

一、司法主动性导致失去中立性

当前死刑复核程序由人民法院主动发动,作为一种人民法院内部自行发动的对死刑案件的审查与控制程序。在未经控辩双方申请的情况下,由司法主体自行对案件实施审查与复核活动。因此,死刑复核程序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诉讼的性质,司法权可能丧失中立性及司法权运作过程中的冷静与自律,易产生偏见,最终裁判结论也难以获得争议双方的普遍认同。

二、与二审程序合二为一

死刑复核程序与二审程序合并为同一程序。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被告人死刑后,大多数被告人提出上诉。对于最高人民法院授权各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的部分死刑案件来说,高级人民法院在行使第二审审判权的同时,也行使死刑核准权。在实践中,经过二审后仍然判处死刑的案件,在判决裁定的结论部分注明:"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授权高级人民法院核准部分死刑案件的规定,本判决(或裁定)即为死刑判决(裁定)"。这导致死刑复核程序变得形式化,出现行政化倾向,甚至出现严重的萎缩甚至虚无。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2007年1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重新收回死刑复核权

    最高人民法院重新收回死刑复核权的背景和原因。历史上,死刑复核权曾下放给地方,随着国家法制的发展和完善,最高法院重新收回这一权力。这一变革提升了刑事审判的统一性和公正性,对国家法制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死刑复核程序的特点和问题

    死刑复核程序的特点和问题。该程序采用秘密审核方式,不开庭审理,导致复核过程以秘密阅卷为主,控辩双方无法充分参与。此外,死刑复核程序由人民法院单方控制,被告人无法与司法权展开理性对话。程序存在的问题包括司法主动性导致失去中立性,以及与二审程序合并导致的

  • 社区矫正的法律性质

    社区矫正的法律性质,作为刑罚执行活动的一部分,社区矫正具有惩罚功能。工作对象主要是特定罪犯,包括未成年犯、老弱病残犯等。工作定位是促使犯罪人顺利回归社会,核心在于矫正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社区矫正工作者提供特别帮助和服务,根据矫正对象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

  •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会留档案吗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否会留档案的问题。在中国,被判刑的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会留下案底,即犯罪记录。对于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且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相关犯罪记录会予以封存。调解是处理此类案件的方式之一,以自愿合法为前提,达成调解后具有法律约束力。

  • 刑事附带民事撤诉时间怎么说呢
  • 刑事附带民事先审理哪个
  • 刑事二审强制措施期限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