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法第383条第1款规定的“数额巨大”,贪污或受贿数额在20万元以上不满300万元的案件,应认定为“数额巨大”情节。根据法律规定,这类犯罪行为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如果贪污数额在10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并具有本解释第一条第二款规定的情形之一,则应认定为刑法第383条第1款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根据法律规定,这类犯罪行为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如果受贿数额在10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并具有本解释第一条第三款规定的情形之一,则应认定为刑法第383条第1款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根据法律规定,这类犯罪行为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如果贪污或受贿数额在300万元以上,则应认定为刑法第383条第1款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根据法律规定,这类犯罪行为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如果贪污数额在150万元以上不满300万元,并具有本解释第一条第二款规定的情形之一,则应认定为刑法第383条第1款规定的“其他特别严重情节”。根据法律规定,这类犯罪行为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如果受贿数额在150万元以上不满300万元,并具有本解释第一条第三款规定的情形之一,则应认定为刑法第383条第1款规定的“其他特别严重情节”。根据法律规定,这类犯罪行为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如果贪污或受贿数额特别巨大,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影响特别恶劣,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可以判处死刑。
如果符合特别巨大数额的情形,但具有自首、立功、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真诚悔罪、积极退赃,或者避免、减少损害结果的发生等情节的,不是必须立即执行死刑,可以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符合第一款规定情形的,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同时在死刑缓期执行两年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
根据刑法第384条的规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数额在3万元以上的,将以挪用公款罪追究刑事责任。
如果挪用公款数额在300万元以上,则应认定为刑法第384条第1款规定的“数额巨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384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如果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营利活动或者超过3个月未还,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384条第1款规定的“数额较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384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根据刑法第390条的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在3万元以上的,将以行贿罪追究刑事责任。
贿赂犯罪中的“财物”包括货币、物品和财产性利益。财产性利益包括可以折算为货币的物质利益如房屋装修、债务免除等,以及需要支付货币的其他利益如会员服务、旅游等。后者的犯罪数额,以实际支付或应当支付的数额计算。
根据行贿犯罪的事实、情节,可能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可以认定为刑法第390条第2款规定的“犯罪较轻”。
根据犯罪的事实、情节,已经或可能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案件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全国范围内有较大影响的,可以认定为刑法第390条第2款规定的“重大案件”。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刑法第390条第2款规定的“对侦破重大案件起关键作用”:
对多次受贿未经处理的,将累计计算受贿数额。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前后多次收受请托人财物,受请托之前收受的财物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应当一并计入受贿数额。
根据第十六条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出于贪污、受贿的故意,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收受他人财物之后,将赃款赃物用于单位公务支出或社会捐赠的,不影响贪污罪、受贿罪的认定,但量刑时可以酌情考虑。
根据第十七条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同时构成受贿罪和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三节、第九章规定的渎职犯罪的,除刑法另有规定外,将以受贿罪和渎职犯罪数罪并罚。
根据第十八条的规定,贪污贿赂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依照刑法第64条的规定予以追缴或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对尚未追缴到案或尚未足额退赔的违法所得,应当继续追缴或责令退赔。
根据第十九条的规定,对贪污罪、受贿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应当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金;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应当并处二十万元以上犯罪数额二倍以下的罚金或没收财产;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应当并处五十万元以上犯罪数额二倍以下的罚金或没收财产。
抢劫罪中被告人的辩护词。被告人因未成年且为从犯,具备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法定情节。此外,被告人认罪态度良好,无前科,主观恶性小,犯罪情节轻微且危害不大。根据未成年人保护原则,请求法庭对被告人减轻处罚。相关法律规定包括《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对抢劫罪有具体
刑事案件结案的签字机关和代理人问题,以及刑事案件办案流程和开庭程序。案件结案需由结案机关、司法部门和当事人签字生效,法定代理人可代无法认证的当事人签字。办案流程包括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三个阶段,开庭程序包括询问核定身份、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等
犯贪污罪免除处罚的含义。在犯罪后自首且个人贪污数额在规定范围内等特定情况下,可以被免除处罚。这与中国刑法中的无罪释放不同,指的是有罪但不受罚的情况。此外,《刑法》将免除处罚分为法定免除和酌定免除两种情况。
我国刑法对于家庭成员虐待行为的处罚规定,以及刑法的分类、刑罚的概念和适用目的等。根据法律规定,虐待家庭成员的行为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刑事处罚。刑法分为广义和狭义,刑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种类多样以适应不同犯罪性质和情节。刑罚的目的是惩罚、教育以及威慑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