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如果一方在婚前以个人财产出资设立的独资企业,在离婚时,该企业财产应被视为投资人的婚前财产,不参与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
如果一方在婚后以个人婚前财产或婚后个人财产出资以个人名义设立的独资企业,在离婚时,该企业仍然属于投资人的个人财产。婚后个人财产包括婚前财产、因身体伤害获得的费用、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以及其他应归一方的财产。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独资企业属于投资人的个人财产,但是对于企业经营所得的收益,属于夫妻的共同财产。因此,在离婚时,只有这部分收益会进行分割。
如果夫妻共同提供财产作为个人出资设立的企业,在离婚时,不仅企业经营所得的收益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企业财产本身也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具体处理方式如下:
a. 如果只有一方主张经营该企业,经过评估后,取得企业的一方应给予对方相应的补偿。
b. 如果双方均主张经营该企业,根据双方的竞价结果,取得企业的一方应给予对方相应的补偿。
c. 如果双方均不愿意经营该企业,可以解散并清算企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个人独资企业解散后,原投资人仍需承担对企业存续期间的债务偿还责任。在企业债务全部清偿完毕后,剩余财产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根据《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十八条的规定,夫妻以一方名义投资设立独资企业时,法院在分割夫妻在该独资企业中的共同财产时,应根据不同情形进行处理。
李大仁与程青在2003年登记结婚,2004年李大仁继承了父亲100万的遗产,2005年用这100万以自己的名义投资成立了一家公司。到2008年时,该公司盈利高达1000万。然而,由于大仁忙于生意,与程青的交流时间减少,导致两人感情破裂。2009年,程青起诉至法院要求离婚,但李大仁不同意将公司所有权分割给程青,因为他认为这是父亲唯一留给自己的东西,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经过审理,法院认为:
1. 李大仁在婚姻存续期间用100万元成立的服装厂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因为无证据证明这100万只是留给李大仁的,所以它应被视为夫妻共同财产。
2. 考虑到服装厂一直由李大仁管理经营,程青没有管理经营的经验,法院认定该服装厂不变更法定代表人,仍归李大仁所有。然而,李大仁应向程青支付相当于该服装厂总资产一半的经济补偿。
在夫妻共同财产分割中,以一方名义投资的独资企业需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理,而不能简单地划分为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甲乙之间关于合伙关系和债权分配问题的案件。甲之子丙收回一笔债权后,乙主张自己是甲的隐名合伙人要求分配财产。对此有三种不同观点,笔者认为甲乙存在隐名合伙关系,乙享有与显名合伙人同等的权利义务,对于未分配而收回的债权,乙仍享有权利,应按照约定的比例进行分
婚后个人婚前财产孳息的归属问题。首先,考虑当事人的约定;其次,依据法律规定,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个人财产投资取得收益应归夫妻共同所有;最后,应根据孳息产生的具体情况来判断其归属。这样的处理方式更加公正。
离婚财产分割中如何查询夫妻一方的财产状况,包括银行存款、信用卡查询取证,工资报酬查询取证以及股票交易及资金账户信息的查询。通过法院开具的调查令或申请,当事人可以查询对方的银行存款、工资收入及股票账户信息。对于查询过程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实践中的收集途径也
嫁妆钱在我国民间传统风俗中的法律地位,即被视为女方的婚前财产或个人财产,而非夫妻共有财产。根据婚姻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嫁妆属于女方的个人财产,法律对此有明确规定。其他属于个人财产的还包括婚前财产、因身体受伤获得的费用、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的财产、一方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