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主张合同约定违约金过高的调整原则
时间:2025-09-11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违约金,是指合同当事人预先设定的或法律直接规定的,在一方不履行合同时给付另一方一定数额的金钱。违约金具有补偿性特点,并兼有一定的惩罚性。那么,关于主张合同约定违约金过高的调整原则有哪些呢?接下来,请听听手心律师网小编的说法。
一、违约金性质认定及立法背景
在合同履行及解除的纠纷中,违约责任的承担至关重要,违约金的约定直接体现了其数额。然而,由于合同签订双方地位不平衡,为确保合同有效签订,常出现违约责任设置不平衡的情况。因此,正确理解《合同法解释二》中关于调整违约金的规定十分必要。
二、衡量违约金过高的标准
衡量违约金标准不能仅依据数额比例,以防止机械司法导致不公。首先,违约金应以违约造成的损失为基础,这是最重要、最基础的标准,也是法院在审理中最关键的事实查明。其次,应考虑合同的履行程度,接近履行完毕和未履行的合同造成的违约结果截然不同。再次,需要结合合同履行各方的过错程度分析,违约方是否恶意或无过错直接决定了违约金的补偿性质和惩罚性质的权衡。
三、违约金过高的举证责任分配
在主张违约金过高并请求减少的情况下,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违约方需要证明违约金确实存在过高的客观情况。考虑到衡量违约金是否过高的最重要标准是实际损失,守约方对于损失有更强的举证能力,因此,违约金约定是否合理的举证责任应由守约方承担。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同法律师探讨先合同义务的若干问题
合同法律师在合同订立过程中所涉及的先合同义务的若干问题,包括诚信缔约义务、告知义务、保密义务以及其他先合同义务。文章详细解析了《合同法》相关规定,特别是在实践中的解释和应用,如“恶意”的界定、告知义务的特殊性和判定因素、商业秘密的保密责任等。同时,也
-
不能履行的法律依据
非金钱债务的履行问题,包括不能履行的法律依据和法律后果。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时,对方在特定情形下可以要求履行,但也存在不能要求履行的情形。根据不能履行的具体原因,法律后果有所不同,包括因债务人原因导致的履行不能、不可归责于债务人的原因导致的履行
-
关于主张合同约定违约金过高的调整原则
合同履行及解除纠纷中违约金的性质认定及调整原则。因合同签订双方地位不平衡,违约责任的设置可能不平衡。违约金标准衡量需考虑违约损失、合同履行程度和各方过错程度,而不仅仅是数额比例。举证责任应由守约方承担,证明违约金是否过高的客观情况。正确理解和应用《合
-
不安抗辩权的行使及解除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关于不安抗辩权的行使及解除合同的条款。先履行方在行使不安抗辩权时可以中止履行合同,但不能解除合同,除非后履行方未能在合理期限内恢复履行能力且未提供适当担保。同时,文章还提到了中止履行的情形和通知对方的要求。
-
人间“蒸发”:借款人逃避还款责任
-
单务合同中当事人是否享有同时履行抗辩权
-
迟延履行期间被执行人财产清偿顺序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