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婚姻法》第39条第2款规定,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所享有的权益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在我国农村,由于普遍推行了以户为主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承包经营权已经成为承包经营户的权益。
离婚时,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分割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在分割土地承包经营权时,必须切实保护国家和集体的土地所有权,只能对承包经营权进行分割,而不能对土地进行分割。
根据《婚姻法》第39条第1款和《妇女权益保障法》第29条的规定,离婚时应当保护妇女依法享有的权益。离婚妇女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旨在保障她们的基本生活来源和生存条件。
在夫妻离婚时,对共有财产中的重要生产资料和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分割时,应当遵循有利于生产、方便经营管理的原则。根据离婚妇女离开原承包土地或无经营能力的情况,一般将土地分配给有经营能力、懂管理的一方,并由经营方给予另一方经济补偿。
夫妻离婚时,对土地经营权的分割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如果离婚妇女离婚后仍与前夫属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并且具备承包经营能力,双方可以协商达成协议。如果协议无法达成,人民法院在判决时一般会在有利于生产、方便经营管理的前提下,将离婚妇女应承包经营的土地份额从夫妻共同承包经营的土地中划出,交由离婚妇女继续承包经营,直至合同期满。
如果离婚妇女离婚后与前夫不属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并且相距较远,继续承包经营原来的土地不便,而前夫又不愿意代为耕种,离婚妇女可以与前夫所在集体经济组织的其他成员签订转包合同,将自己承包经营的份额转包给他人,以获取土地承包经营的收益。
如果离婚妇女与前夫不属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对自己份额的土地自己耕种或转包存在困难,同时又没有其他经济来源,生活无保障且不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法院可以判决责令前夫代为耕种。前夫在扣除应交纳的各种税费后,按照当地当年(季)土地平均产量支付给离婚妇女应得的土地收益。
如果离婚妇女无能力或不愿继续承包经营土地,根据有利于生产、方便经营管理的原则,可以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确定给有生产经营能力的前夫,并由前夫给予离婚妇女经济补偿。如果前夫有支付能力,可以一次性支付;如果没有支付能力,可以分期支付。
原告因土地承包合同纠纷起诉被告及第三人鞍山市xxxx村民委员会至法院的案件。原告要求判令四被告停止侵权,退出土地并赔偿经济损失。文章还介绍了关于承包合同纠纷管辖地的法律规定,包括以前的法律和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新规定的不动产所在地管辖原则。
职工食堂的承包经营合同内容,包括承包经营范围、餐费标准、承包期限、场地使用及相关费用、膳食供应及服务和卫生管理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详细条款。合同明确了双方的责任和权利,包括乙方承包经营食堂的具体要求和甲方的监督、检查权利等。此外,还涉及结算方式和违约责
食堂承包合同中的甲、乙双方权力与义务。甲方提供场地和固定资产,对乙方经营的食堂有检查监督权;乙方享有独立自主经营权,需严格遵守食品卫生法规,承担维修年检费用,并负责管理使用甲方固定资产。合同还涉及水电补贴、功能区区分、餐具消毒、卫生管理等内容。
土地承包合同的具体内容。合同涉及甲方土地所有人和乙方承包方,就土地承包事宜达成条款。包括承包地的详细情况、合同期限、承包价格、结算方式、乙方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合同的变更和解除等方面。合同强调了在平等、自愿基础上达成的条款,任何一方不得违约,否则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