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一般侵权 > 民事侵权精神赔偿 >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形成基础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形成基础

时间:2025-07-03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19594
精神损害赔偿的历史发展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这就是古代法的萌芽时期、近代法的形成时期和现代法的完备时期。古代法时期产生了精神损害赔偿的萌芽。

古代法律中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然而古代法律对人格权保护采取的各种措施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 古代法律中的刑罚制裁

在古代成文法的早期,经常可以看到对侮辱、詈骂他人者予以刑事制裁的规定,有的刑罚制裁还相当严厉。虽然在那个时期还没有人格权这样的法律概念,但是这些刑罚制度却体现了对民事主体人格权的保护。例如,罗马法早期的《十二铜表法》在第八表“私犯”中的第l条就明文规定:“以文字诽谤他人,或公然歌唱侮辱他人的歌词的,处死刑。”同时,还规定了对其他人格权侵害的复仇制度和赔偿制度。在中国古代法律中,对于流内殴议贵者、殴詈内外亲戚、殴詈父母祖父母、殴詈舅姑、殴詈杀伤夫、奴婢詈旧主等等侵害人格权的行为,均规定予以刑罚制裁。这些制度虽然属于刑法范畴,但对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产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2.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萌芽

至罗马法发展的第四个时期,即法典编纂时期,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开始萌芽。这时,对生命健康权的法律保护从injuria中分离出来。

injuria这一概念的本义是指在生理上或精神上(即对名誉)对人造成的侵害的行为。意大利法学家认为,“由《十二表法》规定的残酷刑罚(其中包括同态复仇)使得裁判官引入了‘侵辱估价之诉’,通过它,刑罚变成了财产刑,并授权审判员根据正直的标准逐案地确定幅度或罚金额。”

我国学者认为,所谓侵辱或者称为凌辱(即injuria)的涵义很广,不仅是对个人的自由、名誉、身份和人格等加以侮辱就构成,举凡伤害、凌辱个人的精神和身体的行为,都包括在内。

在罗马法的这个时期,裁判官允许被害人提起“损害之诉”,自定赔偿数额。到帝政时代,损害赔偿的请求额完全由裁判官视损害的性质、受害的部位、加害的情节及被害人的身份等斟酌定之。

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法学阶梯》规定:“侵害行为的构成,不仅可由于用拳头或棍棒殴打,而且由于当众诬蔑,如诬赖他人是债务人而占有他人的财产,而行为人明知他人对他不负任何债务;或写作、出版诽谤性的诗歌、书籍,进行侮辱,或恶意策动其事;或尾随良家妇女、少年或少女,或着手破坏他人的贞操。总之,很显然,侵害行为有各种不同的方式。”“关于一切侵害,被害人可提出刑事诉讼,也可以提起民事诉讼。在民事诉讼中,应根据以上所述估计一个数额,对行为人处以罚金。”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手机丢失责任问题的法律分析

    手机丢失责任问题的法律分析。第一种情况是手机被他人借走或放在他人处丢失,丢失方需负主要责任并可能需赔偿;第二种情况是无偿保管且没有重大过失,保管人不承担赔偿责任。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权益需承担侵权责任。同时,《物权法》保护私人合法财

  •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形成基础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形成基础。古代法律中的刑罚制裁体现了对民事主体人格权的保护,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至罗马法典编纂时期,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开始萌芽,对生命健康权的法律保护从injuria中分离出来,并允许被害人提起“损害之诉”,自定赔偿数

  • 肇事致死能请求精神赔偿吗

    在我国肇事致死情况下,受害人的近亲属是否可以请求精神赔偿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解释,受害人的配偶、父母和子女均有权提起民事赔偿请求,包括精神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和减轻受害人精神上的痛苦和心灵的创伤,同时慰籍受害人的感情世界,对侵权人进

  • 违约损害赔偿的定义和责任

    违约损害赔偿的定义和责任,包括违约方因未能履行合同义务给对方造成损失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其中精神损失赔偿的范围和责任也是重点讨论内容,强调违约导致的精神损害应得到法律救济。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法律在解决违约导致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时的规则构成,以及规则确

  • 学生破坏公物的法律判罚
  • 离婚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条件
  • 江苏省泰州市的精神损害赔偿项目详解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