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一般侵权 > 民事侵权精神赔偿 > 离婚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条件

离婚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条件

时间:2025-06-08 浏览: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72609
离婚损害赔偿属民事损害赔偿的一种,可适用一般民事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和婚姻法的有关规定,离婚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应满足几项条件,那大家知道是哪几项条件吗?接下来由手心律师网为大家介绍相关知识,欢迎大家一起阅读。

一、妨害婚姻家庭关系的违法行为

1. 重婚

2. 配偶与他人同居

3. 实施家庭暴力

4. 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如果实施的是除上述四种情形以外的其他违法行为,如通奸、嫖娼、赌博、吸毒等,不论造成何种后果,都不构成离婚损害赔偿。

二、妨害婚姻家庭关系的违法行为导致夫妻离婚

提出离婚损害赔偿要求必须满足离婚这一结果要件。如果配偶一方实施了《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违法行为,但未离婚;或者双方虽然离婚,但未实施《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违法行为;或者双方虽然离婚,配偶一方也具有《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违法行为,但二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都不构成离婚损害赔偿。

三、离婚造成当事人的损害

损害事实是构成损害赔偿的要件之一。如果没有财产或人身上的损害,就失去了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前提。损害指利益的减少和丧失,包括财产损害和非财产损害。财产损害指财产利益的减少和丧失,如财产被侵占、毁损,承包经营权受侵犯等。非财产损害指非财产利益的减少、丧失或伤害,如对他人名誉权的侵犯。配偶一方具有《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情形,并导致离婚,会对对方的非财产利益造成损害。

四、违法行为人存有过错

离婚损害赔偿适用过错责任原则,要求配偶一方在实施《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行为时主观上具有过错。在实行破裂主义离婚的今天,离婚本身并不构成侵权行为,离婚是对婚姻破裂事实的认定。构成侵权行为的是引起离婚的原因,如通奸、姘居、重婚、虐待和遗弃等行为。过错是指支配行为人从事侵权行为时的故意和过失。过错既表现为主观状态,即侵权人的主观故意和过失;又表现为受行为人主观意志支配的外在行为,行为人的主观意志外化为行为时,才具有法律上的意义。过错是主观和客观因素相结合的概念,即将主观过错外化为违法行为。因此,民法和婚姻法上的过错不仅指行为人主观状态上的过错,同时也意味着行为人的行为违反了法律和道德,并造成对他人的损害。过错体现了法律和道德对行为人行为的否定评价。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形成基础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形成基础。古代法律中的刑罚制裁体现了对民事主体人格权的保护,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至罗马法典编纂时期,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开始萌芽,对生命健康权的法律保护从injuria中分离出来,并允许被害人提起“损害之诉”,自定赔偿数

  • 肇事致死能请求精神赔偿吗

    在我国肇事致死情况下,受害人的近亲属是否可以请求精神赔偿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解释,受害人的配偶、父母和子女均有权提起民事赔偿请求,包括精神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和减轻受害人精神上的痛苦和心灵的创伤,同时慰籍受害人的感情世界,对侵权人进

  • 产品责任保险:保障消费者权益的重要保障

    产品责任保险的重要性及其作用。产品责任保险为消费者提供放心购买商品的保障,当产品发生事故导致消费者或其他人员受伤或财产损失时,保险公司会赔偿被保险人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同时,产品责任保险也能减轻厂家的赔偿压力,帮助厂家转嫁风险,简化处理流程并最大程度

  • 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

    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问题。在确定赔偿数额时,需要考虑侵权行为造成的后果、侵权人的过错程度及侵害情节、最高赔偿限额的考虑、双方责任因素的考虑以及受诉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赔偿数额应根据这些因素进行相应调整,以充分保障受害人的权益。

  • 签订委托合同的注意事项
  • 民事上诉状格式及要求
  • 刑事案件的精神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