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新确立我国的证券监管体制方面,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1. 借鉴国外经验教训
2. 从整个金融业发展的大趋势及金融监管的高度考虑
3. 从保障证券监管效率,促进市场发展考虑
为了与金融业发展趋势相适应,应建立混业监管体制,以取代明确的分业监管模式。当前我国实行的明确分业监管模式已不符合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因此,我们需要选择成立金融监管局,并将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作为监管局的下属机构;或者维持现有的三足鼎立体制。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体制有利于确定统一的监管目标,进行权责划分,并提高监管效率。
对于中国证监会,需要明确其监管的市场机构与市场业务活动,确定哪些方面是应该管、可以管好的,哪些方面是不应该管、管不好的。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监管效率,另一方面可以保持市场的活力,促进市场的创新与发展。对于一个新兴的证券市场来说,这尤为重要。
在证券监管方面,需要更多地发挥自律机构的作用。制定统一的行业规范,提供制度方面的保证,为自律监管发挥作用提供一个良好环境。
社会监管对于证券市场非常重要,包括社会媒体、投资者、信用评级机构、资产评估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财经媒体的监督是其最重要的基本职能之一。市场参与者对证券市场的监督也非常重要。发挥社会监管的作用需要规范其行为,并保证监督作用的畅通渠道。
对监管者进行监管是规范证券市场监管行为、保证监管措施合规合法、提高监管效率的重要手段。
我国证券监管体制的重新构建,指出需建立混业监管模式以适应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文章强调了对监管者的监管、发挥自律机构和社会监管作用的重要性,并建议明确监管对象与范围,以提高监管效率和市场活力。
债券融资的分类和特点。政府和企业在债券融资中占比较大,不同类型的债券有不同的融资成本。此外,信贷融资与债券融资在融资速度、期限、数量和使用限制等方面存在不同。其中,企业发行债券筹资的资金相对更加稳定,且长期可用;而信贷融资则为中短期资金为主,受到一定
证券发行的条件限制,包括必须经过监管部门核准或审批并注册或核准后才能发行。股票发行价的确定和资本公积金的处理等也进行了阐述。同时,文章还涉及证券交易场所、方式、形式,账号保密义务以及禁止的证券交易行为等规定。这些规定涉及法律、行政法规等多个方面,旨在
证券交易所的法律义务。证券交易所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机构,需遵守多项法律义务以确保市场稳定和投资者利益。包括禁止转让许可、禁止兼职、内幕信息保密与禁用、回避利益冲突、建立监管系统等。此外,证券交易所还需提供报告和材料、进行财务报告备案、停市报告以及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