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信托法 > 信托构成 > 信托财产 > 受益凭证的定义和特点

受益凭证的定义和特点

时间:2025-09-20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21291

受益凭证是一种有价证券,用于确认投资人的受益权。在共同基金投资中,投信公司会向投资人发行受益凭证,以确认其受益权。根据法律规定,受益凭证被视为有价证券,在进行任何转让或回购之前,必须将受益凭证交还给基金公司。如果不慎遗失,重新发行受益凭证将非常耗时,因此,除非有特殊要求,投信公司通常不会主动向受益人发放。

财产信托的现实问题

信托财产作为支持发行信托受益凭证的法律依据缺失

目前,“一法两规”中都没有明确规定作为受托人的信托机构是否可以以信托财产作为支持发行信托受益凭证的依据。这是制约财产信托发展的关键问题。

信托合同的限制导致财产信托转让困难

根据现行法律,信托受益权以信托合同的形式存在,信托合同无法像信托受益凭证那样进行分割,只能整体转让。由于受制于项目融资规模和央行对信托计划合同份数的限制,单个信托合同的融资规模通常较高,这实际上增加了交易对手的门槛。此外,流转税相关法规的缺失也严重影响了财产信托计划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的实施,关于信托财产过户登记是否免税或减税,监管部门没有相应的明确规定。

财产信托与资金信托之间的差异

由于现阶段信托法规建设的滞后,许多本可以通过典型财产信托解决的融资需求,都转向了资金信托这一相对狭窄的通道。然而,财产信托和资金信托在委托人、受托人地位和作用、所有权转移、信托财产的破产隔离范围、转委托关系、履约担保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或差异。因此,将财产信托通过资金信托计划来实现的变通方式可能会给投资者(受益人)的权益保全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我国信托法中财产所有权归属问题的探讨

    我国《信托法》中关于财产所有权归属问题的缺陷。该法在借鉴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信托立法时,规定委托人为信托财产的所有人,存在信托与委托难以区分的问题,且无法为遗嘱信托情形下信托财产所有权归属提供法律依据。信托财产归属问题是信托制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此需要

  • 受益凭证的定义和特点

    受益凭证的定义和特点,以及财产信托面临的现实问题。其中,信托财产作为发行信托受益凭证法律依据的缺失是制约财产信托发展的关键问题。此外,信托合同的限制导致财产信托转让困难,而财产信托与资金信托之间的差异也给投资者带来了不确定性。

  • 信托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及其权利义务

    信托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及其权利义务。信托当事人包括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各自在信托关系中拥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委托人拥有知情权、变更信托财产管理方法权等权利,并需保证信托财产合法性和不损害债权人利益。

  • 实施诉讼行为的名义和利益归属不同

    诉讼信托与诉讼代理在实施诉讼行为的名义和利益归属、权限、法律关系稳定性及内部法律关系等方面的不同。在诉讼信托中,受托人以自己名义进行诉讼,产生的诉讼利益归属视情况而定,且拥有广泛的诉讼权限,法律关系相对稳定,涉及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三方。而在诉讼代

  • 导致信托合同无效的因素有哪些
  • 集合资金信托的定义及要求
  • 选择信誉良好的信托公司
信托构成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