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军婚罪与重婚罪之间存在一定的竞合关系,但是它们之间仍然有以下本质区别:
破坏军婚罪可以通过与现役军人的配偶同居或结婚来实施,而重婚罪只表现为与他人结婚的方式。
破坏军婚罪不仅要求行为人认识到对方是他人的配偶,还必须意识到对方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非一般人的配偶。否则,就不能构成破坏军婚罪。而重婚罪在主观上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对有配偶的人而言,只要意识到与配偶的婚姻关系还未解除或消失;另一种是对没有配偶的人而言,只要认识到对方是他人的配偶即可,不要求对方是某种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配偶。
破坏军婚罪的同居或结婚行为针对的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重婚罪的对象则是非现役军人的配偶,即包括已婚和未婚的人。而破坏军婚罪的对象必须是已经与现役军人结婚的人。
破坏军婚罪侵害的是现役军人的婚姻关系,而重婚罪违反的是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
破坏军婚罪的对方即现役军人的配偶,除非行为人本身也是现役军人的配偶,否则构成的不是破坏军婚罪,而是重婚罪。而重婚罪的对方构成犯罪与行为人的犯罪属于同一种质的犯罪,即都是重婚罪。在实践中,虽然存在与现役军人的配偶同居或结婚的事实,但具体如何定罪,需要综合考虑主体、主观认识内容等因素进行认真分析,不能一概以破坏军婚罪论处。
(1)如果与现役军人的配偶同居或结婚,但不知道对方是现役军人的配偶,则不能以破坏军婚罪论处。如果知道对方是有配偶的人,即他人的配偶,并与之结婚,可构成重婚罪。如果根本不知道对方是否有配偶,则不构成犯罪。
(2)如果明知对方是现役军人的配偶,并与之同居或结婚,行为人构成破坏军婚罪。现役军人的配偶如果构成犯罪,则根据情况具体定罪:
A、如果行为人是现役军人的配偶,即现役军人的配偶与现役军人的配偶同居或结婚,双方都明知,构成犯罪,都构成破坏军婚罪。如果一方明知对方是现役军人的配偶,另一方不明知,则明知的一方构成破坏军婚罪。不明知的一方要么构成重婚罪,要么不构成犯罪。如果都不明知对方是现役军人的配偶,则根据情况定罪为重婚罪或无罪。
B、如果行为人不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现役军人的配偶同居或结婚,现役军人的配偶构成犯罪,应定罪为重婚罪,而不是破坏军婚罪。
(3)如果行为人与非现役军人的配偶结婚,行为人可构成重婚罪,但非现役军人的配偶如果构成犯罪,则根据具体情况定罪:
A、如果行为人是非现役军人的配偶,与行为人相对的非现役军人的配偶应构成重婚罪。
B、如果行为人是现役军人的配偶,非现役军人的配偶如果明知行为人是现役军人的配偶,则构成破坏军婚罪;如果不明知,则根据其明知的程度定罪为重婚罪或无罪。
至于行为人与之同居或结婚的对方本身是否是现役军人并不是认定破坏军婚罪的关键要素。如果双方都是现役军人,但他们的配偶都不是现役军人,即行为人都不是现役军人的配偶,构成犯罪的也应是重婚罪,而不是破坏军婚罪。
现役军人的定义及离婚的相关法律规定。现役军人是指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或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服役的人员。配偶要求离婚需得到军人同意,不同情况下的处理方式有所不同。这些规定的目的是保护军人的婚姻关系,确保婚姻稳定和家庭的和谐。
破坏军婚罪与重婚罪之间的区别。两者在行为方式、主观认识内容、行为对象、所侵犯的客体以及对方构成犯罪的性质上存在本质差异。文章还针对具体情境,分析了如何对行为人和现役军人配偶进行定罪。
刑事责任能力的分类,包括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和减轻刑事责任能力。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破坏军婚罪的主体、主观方面、犯罪目的和动机等要素。根据《刑法》规定,破坏军婚罪的犯罪主体不包括未成年人和非健全人,但主观方面属于故意
现役军人结婚的相关概念和所需材料以及办理程序。军婚受到国家特殊保护,办理时需要提交相关证件并遵循法定程序,包括打结婚报告、领取申请结婚登记表、进行政审函调、开具结婚介绍信等步骤。办理军婚结婚登记需要准备户口本、居民身份证、婚姻状况证明、婚前检查合格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