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法 > 交通法规 > 关于依法惩治妨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驾驶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

关于依法惩治妨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驾驶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

时间:2025-07-29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23972
近来,公共交通工具上发生的事件愈发多了,那么关于在交通工具上发生的一系列行为又该如何衡量和处罚呢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颁布了关于惩治妨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驾驶违法行为意见,让小编带领大家去了解一下吧。

一、准确认定行为性质,依法从严惩处妨害安全驾驶犯罪

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对于乘客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妨害安全驾驶的行为,根据其危害程度的不同,可以被定性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如果该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可以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进行处罚。如果该行为导致了人员重伤、死亡或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可以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进行处罚。

对于实施上述行为的情形,如果具有以下情况之一,应该从重处罚:

  1. 在夜间行驶或恶劣天气条件下行驶的公共交通工具上实施;
  2. 在临水、临崖、急弯、陡坡、高速公路、高架道路、桥隧路段及其他易发生危险的路段实施;
  3. 在人员、车辆密集路段实施;
  4. 在实际载客10人以上或时速60公里以上的公共交通工具上实施;
  5. 经他人劝告、阻拦后仍然继续实施;
  6. 持械袭击驾驶人员;
  7. 其他严重妨害安全驾驶的行为。

即使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一般也不得适用缓刑。

二、加强协作配合,有效维护公共交通安全秩序

妨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驾驶行为具有高度危险性,可能导致重大交通事故和严重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威胁公共安全。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要高度重视这种行为的危害,充分发挥刑罚的震慑和教育作用,预防和减少妨害安全驾驶的不法行为的发生。

公安机关在接到妨害安全驾驶相关警情后,应及时处警并采取果断措施予以处置。同时,要妥善保护事发现场,全面收集和提取证据,特别是注意收集行车记录仪、道路监控等视听资料。人民检察院应当对公安机关的立案和侦查活动进行监督。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公开、公正审判。

三、强化宣传警示教育,提升公众交通安全意识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对于社会影响大、舆论关注度高的重大案件,应在依法办案的同时向社会公众发布案件进展情况。要广泛拓展传播渠道,尤其是充分运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网络新媒体,及时通报案件信息、澄清事实真相,向全社会传递公安和司法机关坚决惩治妨害安全驾驶违法犯罪的决心,提升公众的安全意识、规则意识和法治意识。

办案单位要切实贯彻“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以各种有效形式开展以案释法,选择妨害安全驾驶犯罪的典型案例进行庭审直播,或者邀请专家学者、办案人员进行解读,阐明妨害安全驾驶行为的违法性和危害性。要坚持弘扬社会正气,选择及时制止妨害安全驾驶行为的见义勇为事例进行褒扬,向全社会广泛宣传制止妨害安全驾驶行为的正当性和必要性。

各地各相关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并及时上报执行中遇到的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2019年1月8日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诉讼时效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的诉讼时效问题。当事人对责任认定有异议的,可在认定书送达之日起3日内申请复核,对复核结果不服的可在出具复核结果后15日内提起诉讼。如果对方不签字确认责任认定书,仍可生效;若对方提出异议则可在三天内复核申请,未提出异议或复核期满则视

  • 满12分仍驾车的处罚

    满12分后仍驾车的处罚及相关法律规定。驾驶证被扣满12分后,驾驶员将面临罚款和拘留等处罚。此外,文章还列举了其他违反道路交通安全的违法行为及相应的法律后果,包括无证驾驶、交由未取得驾驶证的人驾驶、逃逸事故、超速行驶等。对于严重的违法行为,还可能被吊销

  • 关于依法惩治妨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驾驶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

    依法惩治妨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驾驶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文章指出要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对于妨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驾驶的行为,根据其危害程度进行处罚。对于特定情况下实施的行为要从重处罚,并加强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协作配合,有效维护公共交通安全秩序。

  • 逆向行驶的处罚

    逆向行驶的处罚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逆向行驶会受到罚款和扣分等处罚。罚款标准根据法律规定为20元至200元,并可能被记3分。此外,机动车上路行驶需要遵守多项规定,如悬挂机动车号牌、放置检验合格标志、携带保险标志和行驶证等。驾驶中型以

  • 交通部文件:关于转籍车辆养路费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 什么情况不能超车
  • 重庆摩托违法停车的处罚措施
交通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