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环境监察机构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享有对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进行现场检查的权力。
被检查者应当如实反映情况,并提供必要的资料。实施现场检查的部门、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保守被检查者的商业秘密。
如果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污染,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采取查封、扣押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施和设备的措施。
国家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对本级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部门及其负责人和下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的考核内容,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考核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开。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对发生的重大环境事件,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并依法接受监督。
各级人民政府对排污企业的检查制度。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等有关部门有现场检查权,可查封、扣押违规排污企业设施和设备。政府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每年向人大报告环境状况并接受监督。
燃煤锅炉单位和印刷公司违法排污的案例。燃煤锅炉单位未按规程加碱导致二氧化硫排放超标,被处以罚款并责任人被行政拘留;印刷公司未运行废气净化设施,直接排放印刷废气,同样被罚款并责任人被行政拘留。两个案例都强调了企业需遵守环保法规,正常运行污染治理设施的重
海洋环境公益诉讼的困境和应对之策。随着海洋污染事故的频发,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面临挑战。当前,由于缺乏直接的诉讼主体和对公益损害认识不足等问题,海洋环境公益诉讼鲜有人问津。通过提出塔斯曼海轮海洋溢油生态索赔案等案例,文章指出了当前海洋环境公益诉讼
环境污染罪的性质、立案标准以及最新情况。环境污染罪是危害公共卫生的一种罪行,侵害的法益是环境资源。其立案标准包括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和导致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等情形。最高人民检察院通报显示,近年来因污染环境被逮捕的人数不断增加,各地检察机关也在积极处理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