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复制他人信用卡、将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写入磁条介质、芯片或者以其他方法伪造信用卡1张以上的行为,应当认定为伪造金融票证罪。同时,伪造空白信用卡10张以上的行为也应当被认定为伪造金融票证罪。
对于伪造信用卡的情节严重程度的判断,应当参考以下情形:
1. 伪造信用卡数量在5张以上但不满25张;
2. 伪造的信用卡内存款余额、透支额度单独或合计在20万元以上但不满100万元;
3. 伪造空白信用卡数量在50张以上但不满250张;
4. 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对于伪造信用卡的情节特别严重程度的判断,应当参考以下情形:
1. 伪造信用卡数量在25张以上;
2. 伪造的信用卡内存款余额、透支额度单独或合计在100万元以上;
3. 伪造空白信用卡数量在250张以上;
4. 其他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
其中,“信用卡内存款余额、透支额度”是指在信用卡被伪造后,发卡行记录的最高存款余额和可透支额度。
明知是伪造的空白信用卡而持有、运输10张以上但不满100张的行为,应当认定为数量较大。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5张以上但不满50张的行为,应当认定为数量较大。
对于持有伪造信用卡的情节巨大程度的判断,应当参考以下情形:
1. 明知是伪造的信用卡而持有、运输10张以上的;
2. 明知是伪造的空白信用卡而持有、运输100张以上的;
3. 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50张以上的;
4. 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10张以上的;
5. 出售、购买、为他人提供伪造的信用卡或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10张以上的。
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足以伪造可进行交易的信用卡或足以使他人以信用卡持卡人名义进行交易的行为,涉及信用卡1张以上但不满5张的,应当以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定罪处罚。涉及信用卡5张以上的行为,应当认定为数量巨大。
为信用卡申请人制作、提供虚假的财产状况、收入、职务等资信证明材料,涉及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或涉及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的行为,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承担资产评估、验资、验证、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职责的中介组织或其人员,为信用卡申请人提供虚假的财产状况、收入、职务等资信证明材料的行为,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使用伪造的信用卡、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作废的信用卡或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在5000元以上但不满5万元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在5万元以上但不满50万元的,应当认定为数额巨大;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
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包括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骗取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窃取、收买、骗取或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并通过互联网、通讯终端等使用等行为。
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行为,应当认定为恶意透支。对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情形的判断,应当参考以下情形:
1. 明知没有还款能力而大量透支且无法归还的;
2. 肆意挥霍透支的资金且无法归还的;
3. 透支后逃匿、改变联系方式,逃避银行催收的;
4. 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还款的;
5. 使用透支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6. 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归还的行为。
对于恶意透支的数额的判断,数额在1万元以上但不满10万元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在10万元以上但不满100万元的应当认定为数额巨大;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
其中,恶意透支的数额是指在第一款规定的条件下持卡人拒不归还的数额或尚未归还的数额,不包括发卡银行收取的复利、滞纳金、手续费等费用。
违反国家规定,使用销售点终端机具(POS机)等方法,以虚构交易、虚开价格、现金退货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现金,情节严重的,应当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对于实施前款行为的情节严重程度的判断,应当参考以下情形:
1. 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资金20万元以上逾期未还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
2. 数额在500万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资金100万元以上逾期未还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
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上述方式恶意透支的行为,应当以信用卡诈骗罪定罪处罚。
对于单位犯本解释第一条和第七条规定的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应当依照各该条的规定执行。
抢劫罪中被告人的辩护词。被告人因未成年且为从犯,具备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法定情节。此外,被告人认罪态度良好,无前科,主观恶性小,犯罪情节轻微且危害不大。根据未成年人保护原则,请求法庭对被告人减轻处罚。相关法律规定包括《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对抢劫罪有具体
犯贪污罪免除处罚的含义。在犯罪后自首且个人贪污数额在规定范围内等特定情况下,可以被免除处罚。这与中国刑法中的无罪释放不同,指的是有罪但不受罚的情况。此外,《刑法》将免除处罚分为法定免除和酌定免除两种情况。
结果加重犯的处罚原则。依据刑法规定,结果加重犯的处罚应根据犯罪情节进行加重。法院在判决时,应考虑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对于具备从重处罚或从轻处罚情节的犯罪分子,法院应在法定刑的限度内判决。在强奸罪中的结果加重犯,根据不同情况将被处
偷回交警扣押的摩托车是否构成盗窃罪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车辆被扣押后所有权转移到交通管理部门名下,私自将被抵押的车辆偷回可能构成盗窃罪。文章还介绍了盗窃机动车辆的不同情形和定罪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