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前已经买了房子,且房产证上面还加入了另一半的名字。后来双方顺利的结婚,多年后感情发生了变化走到了离婚的地步,此时开始对于房子的所有权划分有争议。一方觉得房子是自己购买的另一方没有权利分配。手心律师网有更多知识,欢迎浏览。
《民法典》的生效及相关规定
根据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2020年12月31日前生效的《物权法》和《婚姻法》将失效。因此,此前的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将被《民法典》所取代。
《民法典》生效前的规定
根据旧有规定,婚前购房并在婚后将房产证上加上配偶的名字,属于行为人对个人财产的处分,相当于将财产赠与配偶。考虑到房屋属于不动产,其所有权以房产证上的登记为准,因此这种情况下的房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九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九条的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必须经过依法登记才能生效。未经登记的不动产物权不具备法律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况除外。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十条
根据《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十条的规定,如果夫妻一方在婚前签订了不动产买卖合同,并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通过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偿还贷款,且不动产登记在首付款支付方的名下,那么在离婚时,该不动产将根据双方的协议进行处理。如果双方无法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可以判决将不动产归还给产权登记方,尚未偿还的贷款则视为产权登记方的个人债务。双方在婚后共同偿还的款项及其相应的财产增值部分,在离婚时应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的原则,由产权登记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九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这种约定应以书面形式进行。如果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情况下,适用婚姻法第十七条和第十八条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如果夫妻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那么夫或妻一方对外的债务应由该方个人财产清偿,如果第三人知道了这种约定,应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来偿还债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九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在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应根据双方的协议进行处理。如果无法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将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以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为原则进行判决。此外,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也应受到法律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