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是商品的标志,用于区分不同商品的来源和质量。未经注册的商标无法享有专有权,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然而,一旦商标被注册,注册人就拥有该商标的专有权,并有权追究他人的侵权行为。
根据《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特许经营是指拥有注册商标、企业标志、专利、专有技术等经营资源的企业(特许人),以合同形式将这些资源许可其他经营者(被特许人)使用,并按照合同约定在统一的经营模式下开展经营活动,并支付特许经营费用。
特许经营活动只能由企业作为特许人进行,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特许经营活动。
特许人应当向被特许人提供以下信息:
(一) 特许人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额、经营范围以及从事特许经营活动的基本情况;
(二) 特许人的注册商标、企业标志、专利、专有技术和经营模式的基本情况;
(三) 特许经营费用的种类、金额和支付方式(包括是否收取保证金以及保证金的返还条件和返还方式);
(四) 向被特许人提供产品、服务、设备的价格和条件;
(五) 为被特许人持续提供经营指导、技术支持、业务培训等服务的具体内容、提供方式和实施计划;
(六) 对被特许人的经营活动进行指导、监督的具体办法;
(七) 特许经营网点投资预算;
(八) 在中国境内现有的被特许人的数量、分布地域以及经营状况评估;
(九) 最近2年的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摘要和审计报告摘要;
(十) 最近5年内与特许经营相关的诉讼和仲裁情况;
(十一) 特许人及其法定代表人是否有重大违法经营记录;
(十二) 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信息。
特许人提供给被特许人的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完整,不能隐瞒或提供虚假信息。如果特许人提供的信息发生重大变更,应及时通知被特许人。如果特许人隐瞒或提供虚假信息,被特许人有权解除特许经营合同。
合伙合同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合伙合同作为商事合同,需注意当事人资格、禁止人群、协商与约定、出资方式、利润分配和亏损分担以及合同的生效和修改等方面。合伙合同在全体合伙人签名、盖章后生效,但成立生效的合伙合同并不等同于成立的合伙企业。
合伙企业破产程序中债权人的债权申报程序。债权申报时限有明确规定,清算人会通知债权人申报事宜并在报纸上公告。申报时,债权人需提供相关证明。清算期间合伙企业仍可存在,但不得进行无关经营活动。关于合伙债务清偿顺序,我国法律未有具体规定,但司法实践中存在困惑
甲方与乙方就所有建设项目开展的排他性战略合作协议的相关内容。合作目标是降低工程成本、提升造价服务并获取更大市场份额和更高的商业价值。双方规定了详细的合作内容、合作期限、出资费用、收益分配以及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若一方违约,需承担相应责任并赔偿损失。
甲方与乙方经过友好协商,在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和互惠互利的原则基础上达成的合作协议。协议明确了合作方式、合作项目、合作时间、合作分工、收益分配、违约责任和争议处理等方面。合作方式为甲方出资,乙方出技术,共同经营项目。协议对双方的权益份额、权利义务、违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