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如果被认定为单位犯罪,将负刑事责任。对于单位犯罪的情况,法律规定了对单位本身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刑罚。除非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应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十以上不满百分之三十并且偷税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或者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税数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如果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税数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单位犯罪的处罚绝大多数采取了两罚制,即对单位本身处以罚金刑,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自由刑或罚金和没收财产。在单位犯罪的情况下,按照《刑法》的规定,要追究两类人的法律责任:第一类是直接负责人,即违法行为的指使者,可以是法人代表、财务经理或财务总监。第二类是直接责任人,即违法行为的经办人,一般是单位的会计。
根据具体情况,法人代表只有在以下三种情况下才会对偷税犯罪承担法律责任:
1. 法人代表是涉税违法行为的直接责任人。这意味着偷税行为是由法人代表本人实施的,其他公司成员并不知情。例如,在刘晓庆税案中,公安机关逮捕刘晓庆的原因是发现在整个偷税活动中,有一些是刘晓庆指使他人实施的,而有一些是刘晓庆亲自实施的。例如,她个人在海外发行电影时的合同签署和汇款账号都是她个人名义,且该账号只能由她自己支配。因此,可以说这种偷税行为是刘晓庆作为法人代表亲自实施的。
2. 法人代表指使他人实施偷税行为。这种偷税行为是由法人代表指使企业的财务总监或会计操作的。在刘晓庆税案中,电视台播放刘晓庆连续剧所支付的款项应被视为营业收入。为了偷税,会计请示刘晓庆将这部分收入挂在往来账目上。刘晓庆的行为属于指使他人实施偷税行为。
3. 法人代表明知单位存在偷税行为却未制止。虽然在这种情况下,法人代表并未参与违法行为,但如果他明知单位存在偷税行为却未采取制止措施,将承担法律责任。
中国刑法中判处管制对家人的影响。判处管制本身对家人影响不大,但在孩子参军或报考公务员时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法律对管制期间的活动有明确规定,如违反将面临处罚。同时,家庭的社会形象和经济状况也可能受到一定影响。总体而言,判处管制对家人的影响较小,但需注意
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及判决标准,包括单位犯罪的定义、刑罚以及法人代表在企业犯罪中的责任。同时,针对偷税行为的刑事责任及判决标准和法人代表在偷税犯罪中的法律责任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不同情况下法人代表承担法律责任的具体情况。
没收财产刑的意义及其在审判实践中的应用问题。虽然该刑罚对于惩罚和教育犯罪分子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际适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如适用比例和范围过小、不当适用和单一适用等。为正确适用没收财产刑罚,审判人员应树立“主刑”和“附加刑”并重的观念,并划清与追缴赃款赃
管制这一刑罚的实践应用及其执行方式。管制由人民法院判决,公安机关执行,对轻微犯罪分子进行限制自由的处罚。管制的执行需遵守刑法的多项规定,如遵守法律、服从监督等。死刑的执行方式包括枪决和注射等方法,执行需严格遵守法律程序,确保公正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