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号权是指商业主体根据法律注册并取得的商业名称的专有使用权。在我国法律中,虽然没有明确对商号权进行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对企业名称权的保护进行了具体规定。商号权具有人身权属性,与特定商业主体的人格和身份紧密相关,与主体资格同生同灭,并且具有精神财产权属性。国际通例都承认商号权的排他性和专用性。商号权人有权依法使用其商号,并有权禁止他人重复登记、冒用或盗用其商号,并有权提起诉讼要求赔偿侵权行为。关于商号权的转让,各国法律有不同的规定,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与法国法相似,允许商号买卖、许可使用或设为抵押。
企业名称是组建企业法人的必要条件,产生于企业成立之前。企业名称在依法核准登记后,企业才具备了其他条件才可以申请设立。而商号是在企业成立之后,由企业在经核准登记的企业名称基础上创设,并在营业活动中使用而产生。因此,产生的时间顺序是企业名称、企业、商号。
企业名称属于人格权,不得转让。而商号属于商事人格权,具有知识产权属性,可以依法转让。
企业名称应当在登记机关依法登记,未经登记不得使用。而商号一经使用即生效,无需登记。
企业名称一般能够反映出企业所在地、行业和组织形式。而商号字面上一般不能反映出相关信息。
企业名称一般在政府管理、合同、诉讼等场合使用。而商号一般在广告宣传、产品包装等营业领域使用。
企业及其分支机构都有依法登记的名称,但只有企业自身才能拥有商号。例如,分公司有依法登记的名称,但是分公司没有独立的商号。
企业名称发挥区分作用的范围不受地域限制,可以在任何地区和领域通过企业名称的文字组成区分不同的企业。而商号一般在企业所在地的地域范围内发挥区分作用,尤其是特定行业,如餐饮、修理等行业的小企业,在同一城市可以通过商号予以区分。但是,超出所在地从事活动时,通常应在商号前加以限定,避免因自身权利行使侵犯他人商号权。
企业名称仅具有表明身份的区分目的,而商号具有彰显商业价值的营利目的。
侵权责任法中的免责事由的具体内容,包括被侵权人过错、受害人故意、损害由第三人造成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免责事由的分类,包括一般免责事由和特别免责事由,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行为人对损害发生的作用和责任大小不同。具体能否适用免责事由需要根据具体案件和法
商务部关于《“中华老字号”标识使用规定》的通知,包括标识的适用范围、监督与管理、组成要素、使用范围、证书和牌匾的制作和使用、使用规定、使用范围限制、取消资格后的处理、企业名称和商标变更后的使用权等内容,并明确了标识的使用标准和相关规定。该规定旨在维护
旅行社在旅游服务中的职责以及游客在旅行中遭遇财物丢失时的赔偿问题。旅行社要确保旅游服务的安全,认真履行告知义务,采取预防和处置措施。游客财物丢失需根据责任过错承担责任,旅行社如有过错需承担责任。赔偿方式包括旅游意外险赔偿之行李物品错运、丢失、损坏和被
紧急避险的构成要件和法律效果。紧急避险指在面临急迫危险时采取的行动,其构成要件包括急迫危险、避险目的、必要性和相当性。避险不当需承担民事责任,适当避险造成的损害按引起险情的人赔偿和自然原因引起的公平责任规则处理。法律依据为《民法通则》第129条等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