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需要注意些什么
1、表明身份,出示委托书;告知犯罪嫌疑人受何亲友委托为其提供法律帮助;询问其是否同意聘请本律师;若同意,应在委托书上签名确认。
2、告知犯罪嫌疑人应如实陈述,如作伪证或隐匿罪证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了解犯罪嫌疑人的自然情况。如:曾用名、出生年月、民族、党派、文化程度、婚姻家庭、有无受过刑事处分、被刑事处分的罪名、期限。
4、是否参与以及怎样参与所涉嫌的案件。
5、如果承认有罪,陈述涉及定罪量刑的主要事实和情节。主要事实: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手段、目的、动机、结果等。
6、陈述是否存在证明犯罪嫌疑人罪轻或者从轻、减轻、免除刑事责任的情形。包括:年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预备犯;未遂犯;从犯;胁迫犯;自首;重大立功表现;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中止犯;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等。
7、如果认为无罪,陈述无罪的辩解。是否存在证明无罪的材料和意见,包括:被指控的犯罪行为不是其所为;其行为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依法不构成犯罪;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后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属于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行使职权以及意外事故;无刑事责任能力或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
8、被采取强制措施的法律手续是否完备,程序是否合法。包括采取强制措施的时间、地点、是否收到相关法律文书等。
9、采取强制措施后其人身权利、诉讼权利是否受到侵犯。如:侦查机关是否有刑讯逼供等非法获取口供的行为;如果有,其供述是否属实;是否有诱供情形;对讯问笔录是否核对、补充;是否看到或收到作为证据使用的鉴定结论;是否申请过重新鉴定但却被驳回或置之不理等。
10、关于此次调查了解的陈述是否同对侦查机关的供述一致。
11、解答法律咨询,告知相关权利、义务。
12、有无需要代为申诉、控告的事宜。
13、其他需要了解的情况,如:身体状况、生活需要等。
14、让其核对本次会见笔录,确认无误后签署意见并逐页签名确认。
15、会见时若侦查机关派员在场,应在笔录中注明。
犯罪嫌疑人
又称嫌犯,罪嫌。指犯罪侦查机关的侦查对象或者被侦查线索初步确定的怀疑对象。犯罪嫌疑人必须是特定的人,对尚未找到的和身份未确定的犯罪实施者不能称为犯罪嫌疑人。在刑侦实践中,犯罪嫌疑人可能被不在场证据和其他科学证据排除嫌疑。刑事侦查终结后受到刑事指控的犯罪嫌疑人称为刑事被告人。
刑事诉讼中委托辩护的情形。被告人有权在案件审查起诉阶段委托辩护人,并可通过多种方式预约律师进行咨询和委托手续。辩护律师在刑事诉讼中享有多种权利,如提供法律帮助、会见和通信等。同时,辩护律师可以查阅相关证据材料,并有权对委托人的信息和情况保密。
单位聘请法律顾问的程序以及需要聘请法律顾问的情境。单位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表达聘请意向,经过核实条件、商定事项、签订合同等步骤完成聘请。在决策涉及法律权益和纠纷发生时,应考虑聘请法律顾问。法律顾问可防范法律纠纷,解决纠纷,维护合法权益。
为何在法律问题中需要聘请律师。文章指出,法律专业知识和经验的重要性,使得即使是看似简单的案件也可能涉及复杂因素。律师的作用不仅在于诉讼阶段,还在于提供咨询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当事人应避免对律师作虚假陈述,因为这会影响律师的判断和解决方案。律师不能保证
欠款打官司的时间计算方法。根据不同的付款情况,规定了不同计算方式及时效的中断与中止情况。债权人主张权利、债务人承诺付款等情形都会导致时效重新计算,但不能超过最长时效期限。特殊情况下的时效中止也会有所涉及,双方应采取相应措施应对时效已过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