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征地拆迁纠纷 > 强制拆迁 > 房屋强拆后,应信访还是信法

房屋强拆后,应信访还是信法

时间:2024-04-05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267

房屋强拆后的解决方式:信访还是信法

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信访条例》第十四条规定,信访人可以向有关行政机关提出信访事项,反映下列组织、人员的职务行为情况并提出建议、意见,或者对这些组织、人员的职务行为表示不满:1.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2. 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其职能由法律、法规授权;3. 提供公共服务的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4. 国家行政机关任命、派出的人员在社会团体或其他企业、事业单位中的职务行为;5.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及其成员。对于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投诉请求,信访人应当按照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程序向有关机关提出。

强制拆迁的法定条件

强制拆迁必须满足以下法定条件:1. 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如果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法律规定的后果是:一方面,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人民政府不能向法院申请强制拆迁;另一方面,人民法院不能进行强制执行。尽管在实践中,有些市、县人民政府不遵守法律规定,违法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法院不能依法进入强制执行程序,进行强制拆迁。2. 强制拆迁的前提是存在补偿决定;如果没有补偿决定,任何单位都不能采取强制拆迁措施。在实践中,可以进行强制拆迁的情况主要有两种:一是签订了补偿协议但未搬迁;二是作出了补偿决定,既未搬迁又未按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诉讼。3. 必须对被征收人提供货币补偿、产权调换房屋和周转房;如果没有提供货币补偿金额和专户存储账号,以及产权调换房屋和周转用房的地点和面积等相关材料,就不能进行强制拆迁。如果征收补偿决定存在以下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不准予执行:1. 明显缺乏事实根据;2. 明显缺乏法律、法规依据;3. 明显不符合公平补偿原则,严重损害被执行人合法权益,或使被执行人的基本生活、生产经营条件无法保障;4. 明显违反行政目的,严重损害公共利益;5. 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或正当程序;6. 超越职权;7. 其他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的不宜强制执行的情形。

原文参考链接:https://www.66law.cn/law/37022.html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未签字就实施强拆,是否违反了拆迁程序

    关于拆迁程序的问题,指出未签字就实施强拆是否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根据《行政强制法》和《城乡规划法》的规定,行政机关在强制拆除前需进行公告并限期要求当事人自行拆除。同时,《物权法》为房屋拆迁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强制拆迁仍需依法进行。文章还提及了关于建设单

  • 司法强拆的条件及相关法律规定

    司法强拆的条件及相关法律规定。司法强拆需满足申请人适格、申请期限合法、被申请人履行法定义务三个条件。法律规定包括先补偿后搬迁、禁止非法方式迫使搬迁以及强制执行条件等。

  • 强制拆迁的法律程序及步骤

    强制拆迁的法律程序及步骤。在作出责成决定后,政府需提前通知被拆迁人并进行宣传解释工作。若被拆迁人未在规定期限内自动搬迁,则可实施强制搬迁,并需组织街道办事处等相关负责人作为证明人,公证部门进行证据保全。拆迁物品需妥善存放并通知当事人领取。执行时需遵循

  • 征收中公房承租人拒不搬迁该如何处理

    征收中公房承租人拒不搬迁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知识,征收应当先补偿后搬迁,禁止采取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如果承租人拒绝搬迁,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不提起行政诉讼,政府可依法申请强制执行。因此,对于拒不搬迁的公房承租人可采取法律手段处理。

  • 拆迁办到法院申请强制拆除的程序及时间
  • 拆迁补偿房屋能否强制
  • 取保候审解除的程序是怎样的?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