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通知,在2015年7月起,人民法院案件案号将执行新的标准。案号是用于区分各级法院办理案件类型和次序的简要标识,由中文汉字、阿拉伯数字及括号组成。案号的基本要素为收案年度、法院代字、类型代字和案件编号。案号的编排规格为:“(”+收案年度+“)”+法院代字+类型代字+案件编号+“号”。每个案件编定的案号应具有唯一性。
最高人民法院的法院代字为“最高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的法院代字与其所在行政区划简称一致,但特定情况除外。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的法院代字分别为“内”、“军”、“兵”。中级、基层法院的法院代字由所属高院的法院代字与其数字代码组合而成。
案件的类型代字应结合案件所涉事项的法律关系性质与适用程序的特点。类型代字应简练、贴切反映该类型案件的核心特征,用3个以内中文汉字表示。每一类型案件的类型代字应具有唯一性。
不同法院承办或同一法院承办不同类型代字的案件,其编号应单独编制。同一类型代字的案件编号,按照案件在同一收案年度内的收案顺序,以顺位自然数编排。刑事复核案件的编号为8位自然数,由承办法院随机确定,且不得依序编制。
案号的基本要素、规格及编制规则由最高人民法院统一制定。各级法院的法院代字由最高人民法院定期统一发布。行政区划发生变更但对应的中级、基层法院未作相应调整前,法院代字按原行政区划代码编制。具体案件的案号编制由各级法院的立案或承担相应职责的部门负责。
本规定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以前涉及案号的其他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本规定施行前已经编制案号但尚未办结的案件,其案号不因本规定的施行而变更。
工资强制执行的处理方法,包括向上级法院申请执行、强制执行的措施等。在执行过程中,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查询、冻结、划拨存款,扣留、提取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财产等。通过这些措施,确保被执行人履行法律义务。
诉前保全的费用问题,我国相关法律要求申请人在申请诉前财产保全时需缴纳费用并提供担保。具体缴纳费用的范围包括申请执行判决、裁定等,并详细说明了申请诉前保全的流程和条件。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需在规定时间内作出裁定并采取保全措施,否则将解除保全。
被人民法院执行的房产是否可申请保全的问题。根据相关规定,被执行房屋无法申请保全,只能在法律文书生效、进入执行程序前申请保全。诉前保全需满足给付内容、情况紧急等条件,且申请人必须提供担保。同时,保全费用需按规定交纳,申请人需在采取保全措施后30日内提起
中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死刑执行时间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确定执行死刑后,会通知下级人民法院进行执行,并要求在七天内完成。但出现特定情形如判决错误、罪犯重大立功表现或怀孕等,应停止执行并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停止执行后,需按照法律规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