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顾问 > 诉讼指南 > 诉讼法 > 共同诉讼代表人法律地位是什么

共同诉讼代表人法律地位是什么

时间:2024-06-30 浏览:3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2992
所谓共同诉讼代表人,指的就是在诉讼过程中因为诉讼的问题去代表诉讼当事人进行诉讼的一种人,这种代表人诉讼也是诉讼的一种创举。那么共同诉讼代表人法律地位是什么呢?能够行使的诉讼权利有哪些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下相关问题。

共同诉讼代表人的条件与人数

共同诉讼代表人的基本条件包括:

1. 是本案的当事人

共同诉讼代表人必须是本案的当事人,即与案件直接相关的一方。

2. 具有诉讼行为能力

共同诉讼代表人需要具备诉讼行为能力,即具备进行诉讼活动的能力。

3. 具有与进行该诉讼相应的能力

共同诉讼代表人应当具备与进行该诉讼相应的能力,包括法律知识、诉讼经验等。

4. 能够善意地履行诉讼代表人职责

共同诉讼代表人需要能够善意地履行诉讼代表人的职责,即代表当事人的利益。

根据《民诉意见》第62条的规定,共同诉讼代表人的人数为2~5人。每位代表人可以委托1~2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在行政诉讼中,根据《行政诉讼法解释》第14条第3款的规定,如果同案原告为5人以上,应当推选1至5名诉讼代表人参加诉讼。如果在指定期限内未选定代表人的,人民法院可以依职权指定。

共同诉讼代表人的法律地位

在多数人诉讼中,共同诉讼代表人的权限相当于未被授予处分实体权利的诉讼代理人。具体来说,共同诉讼代表人的诉讼行为对其所代表的当事人具有法律效力。然而,在涉及被代表人的实体权利处分时,例如变更、放弃诉讼请求或者承认对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进行和解等,必须经过被代表的当事人的同意。

共同诉讼代表人的更换

在诉讼过程中,如果共同诉讼代表人不能履行职责或滥用代表权时,可以进行更换。当需要更换共同诉讼代表人时,被代表人应向人民法院提出更换申请。如果人民法院认为申请有理由,应当裁定中止诉讼,并召集全体被代表人进行推选、协商等方式重新确定诉讼代表人。一旦新的诉讼代表人产生,诉讼将恢复进行。原诉讼代表人实施的诉讼行为对更换后的诉讼代表人具有拘束力。

共同诉讼代表人制度的性质

我国的共同诉讼代表人制度是以共同诉讼制度为基础,并吸收了诉讼代理制度的机能。以共同诉讼制度为基础,意味着共同诉讼代表人所进行的诉讼必须符合共同诉讼的基本条件。如果所代表的当事人不能作为共同诉讼人,就不能推选代表人代为进行诉讼行为。共同诉讼代表人制度吸收了诉讼代理制度的机能,使得众多诉讼主体的诉讼行为可以通过诉讼代表人集中实施,扩大了诉讼的容量,并避免了因众多当事人直接参与诉讼所带来的问题。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