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搜集三类书证、物证
在征收拆迁中,需要搜集和保存的书证和物证主要有三大类:
(1)征收方发布的公告、通知等。
这些材料一般由征收方下发,在当地张贴,而且会在当地的国土资源网上进行公开,被拆迁人可以拍照保留证据。
被拆迁人还要学会从公告、通知里获取有用信息。比如,征收公告中一般会有这样的表述“对征收决定不服,可以在60天内提起行政复议,6个月内提起行政诉讼”。如果你对征收决定不服,就可以及时启动维权程序。
(2)被征收土地或房屋的一切相关证件原件,如土地证、宅基地证、房产证、土地承包合同、营业执照、分户评估报告、房屋测量登记表等。
这些白纸黑字的文字证据,直接证明你对土地、房屋享受合法权益。
注意保留好原件,不能轻易将原件交给他人。最好不要放在征收范围内的房屋里,万一遇到强拆,证件就不安全喽。
(3)征收补偿决定、限期拆除通知书、责令交出土地决定等等。
在征收过程中,你无法判断征收方强制征收行为是否合法,在签收任何决定书之后,要保留好相关的法律文书,以备后期维权需要。
搜集视听资料找准对象
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大多数人都喜欢拍拍拍“留影”。特别是在拆迁过程中,很多被拆迁人在与拆迁方沟通过程中,都会注意录音录像,但拍谁怎么拍,其中的讲究你可知?在明小编总结了应该留取视听资料的四类对象。
(1)强拆主体。比如,在强拆时,要对现场车辆、制服人员、指挥人员、领导干部等进行拍摄、录音,上述人员才是该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
留取证据时,尽量使用录音笔、微型摄像头取证。如果是用手机、相机等取证,要注意在拆迁现场混乱时保护好证据,离开拆迁现场后,及时把手机、相机里的证据转移出来。
(2)家中物品及房屋、院落情况。
收到拆迁通知后,第一时间对自己的房屋、物品等进行拍摄,重要物品提前记录,进行防范。被强拆后,对房屋拆后状态进行拍照,对物品具体损坏情况进行拍照,方便日后确认具体的财产损失。
(3)拆迁方的其他违法行为。
比如,强拆中,拆迁方限制了你的人身自由,这时候不要采取暴力方式阻止,要委托亲人或者邻居将自己被限制人身自由的过程拍下来,留下证据。等恢复人身自由时,拿起法律武器维权。
(4)报警过程。
遇到强拆,首先要报警,报警的通话过程、警方是否出警了、出警后怎么解决的等等,都要保留证据。千万不要认为报警没用而不报警。
常见的违法拆迁手段,包括未批先用、越权批地、规避审批权以租代征、土地供用方式违法、擅自改变土地用途、非法圈地违规设立各类开发区和集体土地非法入市等行为。文章详细阐述了这些行为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揭示了违法拆迁给被征地农民带来的严重后果。
房屋被强制拆除后的救济途径,包括通过上诉来维护合法权益。政府有责任证明拆迁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如无法证明,则强拆行为违法。投诉人持有土地使用权证,其财产权受法律保护,可向法院起诉。如主持拆迁的领导无法说明拆迁的合法性及合理性,政府或上级部门应追究相关人
消费者在进行产品责任诉讼时所需满足的证据要求,包括证明产品存在缺陷、损害由产品缺陷造成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消费维权的五种途径,包括协商和解、投诉调解、行政申诉、提请仲裁和提起诉讼。消费者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高空抛物未造成损失时警方的处理方式,以及楼上泼水是否算作高空抛物。警方在接到报警后会根据证据判断事件是否构成刑事犯罪。如不构成刑事案件,警方会告知受害者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同时,楼上泼水可视为高空抛物的一种形式,如造成损失,受害者应保留证据,尝试与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