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被害人法律援助的规定
对于法律援助的对象资格,由于各国经济状况、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上的差异,获得法律援助的对象资格的法定条件也有所不同。但共同条件有两点;一是经济条件,即申请法律援助的当事人必须达到法律所规定的贫困线;二是案件情由上的条件,即申请人确实有提出诉讼的理由。结合我国刑诉的具体情况,对被害人的援助应从以下几点考虑:
就一般而言,为被害人提供法律援助应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其一,被害人经证明无能力或者无完全能力支付律师费用;其二,有理由证明被害人为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确需律师提供法律帮助,通常指案情复杂或者案件中存在可能危及被害人合法权益的因素。
特别地,性犯罪的被害人申请法律援助的,援助机构应积极提供援助。告知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的司法机关,在告知此权利时应同时通知其可申请法律援助。由于性犯罪的特殊性,被害人可不出庭,此时无代理人出庭维护其合法权益是有失公正的。我们不能因经济上的原因使被害人受到不平等的对待,更不能因案件自身的性质而使被害人利益维护受到影响。
还有,对未成年被害人而言,在法律援助上应享有性犯罪被害人同样待遇。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和完善,一些人甚至不具备完全行为能力。在这样基本情况下,要他们在诉讼中进行充分的诉讼行为,显然超越了其认识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因而为确保其合法权益不因自身状况而变差,公平的做法只能是确保其委托代理人参诉来维护其合法权益。为确保未成年被害人的身心健康,有不出庭情形,这时代理人参诉就更为必要了。鉴于此,立法应规定,未成年被害人申请法律援助的,援助机构应提供援助,司法机关也负有告知义务。
援助被害人的程序
一般而言,援助的运作源于当事人的申请。但被害人作为犯罪的被害者,本身就是不幸的,需要给予帮助。不仅应给予精神安慰,而且应为其控诉提供协助,因而更应强调援助的积极性。但由于公诉机关的存在,使得援助机构的主援助只有在案件复杂等情形下开启。所以,对于一般的情况,对被害人仍应经申请、受理、实施援助等程序,但在特殊情况下,如案件中存在不公正处理的人际因素等复杂情况下,援助机构应积极主动与被害人联系,主动提供法律援助。
达州市法律援助中心的职责和申请流程。该中心为人民法院指定的辩护和刑事法律援助案件提供服务。申请法律援助的途径包括法院指定和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申请人需按照流程递交相关材料。对于不予援助的决定,申请人可提出申诉。
法律援助劳务纠纷的申请方式。申请人需填写申请表并提供个人资料、申请事实和理由、经济状况等。对于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法律援助中心将在5个工作日内作出同意提供法律援助的决定,并通知受援人签订协议。未成年申请人需由法定代理人代为申请。可申请的劳务纠纷案件包括
律师可以接受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委托,担任法律顾问;接受民事案件、行政案件当事人的委托,担任代理人,参加诉讼。(三)接受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或者依法接受法律援助机构的指派,担任辩护人,接受自诉案件自诉人、公诉案件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的委
(一)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八)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此外,还包括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上述事项之外补充规定的法律援助事项。法律援助经费,是指依法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