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顾问 > 法律援助 > 法援指南 > 公民与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有哪些区别

公民与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有哪些区别

时间:2020-05-25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3610
公民与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的区别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民事权利能力开始与消灭的情形不同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消灭;而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从自然人出生开始,到自然人死亡时消灭。

二、民事权利能力的范围不同

专属自然人的某些民事权利能力的内容,如继承权、接受扶养的权利等,法人不可能享有;而专属某些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的内容,如银行法人开展信贷业务的权利,则自然人不能享有。

三、民事权利能力之间的差异程度不同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普遍,一致和平等的,相互之间一般没有太大差别;而不同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都有局限性,并且相互差异很大。原因是法人各自经营的业务性质和范围不同,分别受法律和自己章程的限制,其民事权利能力的内容各有区别,如机关法人和企业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就不相同,而各企业法人的权利能力也不相同,它们只能在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

相关法律可参考:

《民法通则》第九条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第十条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第三十六条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消灭。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一般规定及其具体应用。内容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宣告失踪或死亡等问题的法律适用,以及涉及婚姻家庭方面的法律适用。在民事活动中,经常居所地法律为主要适用法律,但也考虑行为地法律和当事人的选择

  • 达州市法律援助中心的职责和申请流程

    达州市法律援助中心的职责和申请流程。该中心为人民法院指定的辩护和刑事法律援助案件提供服务。申请法律援助的途径包括法院指定和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申请人需按照流程递交相关材料。对于不予援助的决定,申请人可提出申诉。

  • 法律援助劳务纠纷的申请方式

    法律援助劳务纠纷的申请方式。申请人需填写申请表并提供个人资料、申请事实和理由、经济状况等。对于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法律援助中心将在5个工作日内作出同意提供法律援助的决定,并通知受援人签订协议。未成年申请人需由法定代理人代为申请。可申请的劳务纠纷案件包括

  • 遗赠扶养协议效力如何

    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问题。该协议的法律地位高于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但并不剥夺法定继承人的继承权。自然人可与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个人签订此协议,按照协议承担生养死葬的义务并享有受遗赠的权利。协议的有效性取决于行为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的真实性以及不违反

  • 事故后出生的孩子可否主张扶养费
  • 离婚子女有权决定自己的姓氏吗
  • 投保人主的相关法规问题有哪些
法律援助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