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对于会计本质的认识一直存在争议和探讨,并因此形成了多种不同的观点。总结起来,关于会计本质的观点主要包括会计方法与技术论、会计工具论、会计信息系统论、会计管理活动论、会计受托责任论、会计综合论和会计契约论等。本文将重点介绍具有代表性的会计信息系统论、会计管理活动论和会计受托责任论。
会计信息系统论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关于会计本质的重要观点之一,其代表人物为余*缨和葛*澍。余*缨认为:“根据当前的现实和未来的发展,会计应被视为一个信息系统,通过提供客观科学的信息为管理提供咨询服务。”葛*澍等人对会计的定义是:“会计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旨在提高企业和各单位活动的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论从会计核算的具体情况出发,将企业价值运动所产生的数据的输入、加工、整理和输出看作一个信息系统,将会计部门视为企业经营决策的服务性机构。
会计管理活动论是与会计信息系统论并驾齐驱的关于会计本质的主流观点。其代表人物是阎达五和杨*琬。1980年,阎达五和杨*琬在《开展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几点意见——兼论会计学的科学属性》一文中指出,会计不仅仅是管理经济的工具,它本身就具有管理的职能。他们认为:“会计是人们管理生产过程的一种社会活动,其基本职能是反映和监督。”会计管理活动论的核心观点是会计具有管理职能。
会计受托责任论认为会计的本质是一种认定和解除受托责任的控制系统。这一观点最早由杨*展提出,他认为:“现代会计是一种以认定受托责任为目的、以决策为手段,对一个实体的经济事项按货币计量及公认会计原则与标准,进行分类、记录、汇总、传达的控制系统。”伍*信在其《产权与会计》一书中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认为:“所有的会计活动都是因受托责任而起,所有的会计从其本质来说,都是受托责任会计,受托责任会计是对所有会计学科的一种恰当的综合表述。”
本文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会计应该正本清源,将会计视为一个信息系统,其任务是通过运用会计方法,对资金运动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形成会计信息,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
会计管理活动论认为会计具有管理职能的主要依据来源于马克思关于“观念总结和过程的控制”的表述,认为会计通过反映职能参与了企业的经济管理活动,因此会计具有管理职能,并应当监督经营者的决策。然而,参与管理并不意味着具有管理职能。根据管理科学的观点,一个完整的管理系统分为决策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执行与控制系统,相应地,管理人员可分为决策人员、参谋人员和执行人员。作为信息专家,会计人员属于决策支持系统的参谋人员。因此,会计只是为决策提供信息,没有进行决策、控制、指挥和协调的能力,因此认为会计具有管理职能有些牵强。
建筑工程的财务工作范围及财务管理制度。包括编制财务收支计划、审核资金使用、收回工程款、办理现金收付、编报资金日报表、筹融资工作、处理与相关部门的关系等职责。同时,也涉及建立经济核算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内容。合理的财务管理可规避风险、减少损失,提高效益
财务报表舞弊行为的威胁以及防范措施。财务报表舞弊不仅会对市场参与者的信心造成威胁,还可能导致公司经济损失和公司治理失效。为防范此行为,公司应加强公司治理、提高财务报告质量、确保审计人员独立性和客观性,并建立一个新的会计监管体系。同时,鼓励上市公司积极
经理、成本会计、销售会计和物业会计等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职责。经理需要协助副总制定公司财务制度和工作流程,编制资金计划等,并向公司领导反馈财务信息。成本会计需要登录明细账、审核往来账款等,销售会计需要处理销售收款和售楼按揭工作,物业会计则需要执行会计
家庭暴力的刑事处罚问题。根据《婚姻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家庭暴力行为可受到行政处罚,严重情况可能构成犯罪,需承担刑事责任。文章还提及了受害人请求处理的重要性,以及家庭暴力与离婚、损害赔偿等方面的内容。对实施家庭暴力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可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