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产品侵权责任

时间:2025-01-27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6101
产品侵权责任,是指有缺陷的产品造成他人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该产品的制造者、销售者等所应承担的特殊侵权责任。《民法通则》第122条规定,“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运输者、仓储者对此负有责任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有权要求赔偿损失。”这里规定的就是产品侵权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产品侵权责任作出进一步的规定,完善了我国的产品侵权责任制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产品进入到流通领域,有的生产厂家,不重视产品质量,构成了对民事主体的人身、财产权利的威胁,缺陷产品对人身和财产伤害的案件逐年呈上升趋势。而我国的产品侵权责任又分别规定在不同的法律和司法解释中,本文拟从产品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赔偿范围、赔偿请求权的选择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产品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一) 产品缺陷

构成产品侵权责任的首要条件是产品缺陷。然而,不同国家在对"产品"的定义上存在差异。在我国民事立法中,对"产品"的定义也存在学理上的分歧。

1. 关于产品

有学者认为,凡是生产活动的产出物,无论是工业、农业生产还是其他生产物,都可以成为产品责任中的"产品",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梁*星等民法专家认为,民法通则中所称的"产品"首先指劳动产品,不包括自然产物;其次,在劳动产品中,仅指物质产品,不包括精神产品;再次,还应将农业原产品和猎物排斥在外。还有学者认为,"产品"通常指动产,一般不包括初级农产品和不动产。

根据《产品质量法》第2条第2款的规定:"本法所称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根据这一规定,产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经过加工、制作,未经过加工制作的自然物当然不是产品;二是用于销售,因此是可以进入流通领域的物。

关于产品的外延

立法对产品的外延并没有明确规定。将初级农产品和不动产排斥在"产品"之外的观点值得探讨。例如,市场上出售的用于农业生产的种籽,即为初级农产品,但不能说它不是产品。近年来,市场上出售假种籽、质量低劣的种籽坑农、害农的事件频繁发生。显然,这种观点会滋长制假、售假,严重损害农民的利益,不利于保护农民。随着商品房市场的发展,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不断增加,其中以商品房屋质量纠纷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商品房以不动产作为商品在现实生活中大量出现。最高人民法院于近日发布了《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自2003年6月1日起施行。根据该司法解释第13条规定:"因房屋质量问题严重影响正常居住使用,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从最高人民法院的这一司法解释可以看出,进入流通领域的商品房,一旦房屋出现质量问题,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如房屋发生倒塌或建筑物上的设施脱落,造成消费者人身、财产损害的,消费者可以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这里的损失即是消费者的人身、财产的损失。当消费者以侵权责任为由请求生产者即房屋开发商承担赔偿责任时,开发商承担的责任即是一种产品侵权责任。因此,笔者认为,对产品的外延不能限制过多,应当包括动产和部分不动产。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