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护耕地以及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和社会和谐稳定,国土资源部办公厅于5月13日下发了《关于严格管理防止违法违规征地的紧急通知》。通知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强征地管理,杜绝违法违规征地行为和暴力征地。
各省(区、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迅速行动,对本地征地工作组织开展一次自查。重点检查征地程序是否规范、补偿是否符合要求、安置是否落实以及是否存在违法违规强制征地行为等。对征地程序不规范、补偿不到位、安置不落实的情况,必须立即进行整改。对违法违规强行征地行为,要严肃查处。凡整改和查处不到位的情况,不得继续实施征地。
各地区要深入调查研究,分析了解当前征地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完善政策措施。要制定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征地补偿标准,保障被征地农民得到合理补偿。同时,要根据被征地农民权益不减少的原则,实施留地安置或留物业安置等多种安置方式。此外,还要根据发展权益均等的原则,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将有稳定收入、风险小、易于管理的项目分配给被征地农村集体经营,确保被征地农民成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积极参与者和真正受益者。还要指导农村集体建立公平合理的收益分配制度,防止少数人侵占集体土地收益。同时,要完善征地实施程序,落实征地信息公开要求,确保农民在征地过程中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在征地实施过程中,要加强监管,及时发现并化解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要建立健全征地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认真做好征地中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一旦发生矛盾冲突,基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告,积极采取措施配合妥善解决,防止事态扩大引发群体性或恶性事件。
对于违法违规征地、采取暴力方式征地等侵害农民利益行为,引发群体性或恶性事件的,要按照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员严肃追究责任。同时,要严格文明执法,防止因执法不当引发相关恶性事件。
“以租代征”行为的法律分析。该行为通过租用农民集体土地进行非农业建设,规避法定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扩大建设用地规模。文章指出这种行为严重违反土地法律法规,违背土地管理和国家长远利益。法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申请使用国有土地,涉及农用地
行政强制拆迁的合法性要件,强调其目的必须出于公共利益考虑。公益项目包括国防、公共交通等公共建设项目。拆迁人需遵守合同法规定,公平合理补偿产权人。商业性开发项目中,政府不应过多干预,不能使用行政强制手段实施拆迁。
遭遇非法征地时,公民可以通过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文中介绍了相关的法律途径和注意事项,包括不能对抽象的行政行为提出起诉,注意复议前置的情况,注意诉讼时效以及被告主体的问题。
中国土地管理法中关于农民状告政府违法征地的法律依据。包括国家依法征收土地的原则、耕地保护政策、征地审批权限、征地补偿标准、补偿安置方案的公告以及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公告和补偿费标准等。同时,文章还提到了广东省实施土地管理法的具体办法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