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地区作案是否流窜作案
时间:2024-04-26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跨地区作案是否构成流窜作案
案例
刘某等五人约定从广西省某县出发,驾车前往外地实施盗窃犯罪。他们途径广东、福建等地,最后进入江西某县境内,在该县城实施了两起盗窃案,共窃得人民币近3万元。警方在该团伙车辆上除了查获赃款外,还发现了大量金银首饰、银元、外币、古币等赃物。然而,该团伙只承认在江西某县作案的事实,拒绝供述其他犯罪事实。警方也未找到其他被害人的报案等证据。
分歧
第一种观点认为,刘某等五人构成了流窜作案。理由是:刘某等人在主观上有实施流窜作案的故意,客观上也存在在两个以上地区实施犯罪的事实。第二种观点认为,刘某等五人不构成流窜作案。理由是:流窜作案必须在两个以上地区实施犯罪,而本案中刘某等人只在一个地区作案,因此不构成流窜作案。
分析
本文作者支持第一种观点,认为刘某等五人构成了流窜作案,理由如下:根据江西省量刑规范化指导意见实施细则,对于流窜作案的盗窃犯罪被告人,人民法院可以在基准刑的基础上酌情增加20%以下的刑罚量,抢夺罪甚至可以增加30%以下的刑罚量。可见,流窜作案的司法认定关乎到被告的量刑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被告人的最后判决。然而,由于相关规定的不完善以及流窜作案在司法实践中的表现形态千差万别,给司法认定带来了困难。我国现行相关刑事法律并没有对流窜作案进行准确定义,只有1989年《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关于办理流窜犯罪案件中一些问题的意见的通知》中对于“流窜作案”的解释略有涉及。根据该通知精神,流窜犯是指跨市、县管辖范围作案的犯罪分子。凡构成犯罪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属于流窜犯罪分子:一是跨市、县管辖范围连续作案的;二是在居住地作案后,逃跑到外省、市、县继续作案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视为流窜犯罪分子:一是确属到外市、县旅游、经商、做工等,在当地偶尔犯罪的;二是在其居住地与外市、县交界处边沿结合部进行犯罪的。筆者认为,对于“跨市、县管辖范围连续作案的”的理解应该突出两个关键字词,即“跨”和“连续”,并且不能孤立地看待,应从整体进行理解和把握。据此我们可以得出,该立法规定的本意应该是“在两个以上地区流窜且连续分别作案”。在本案中,我们可以确认刘某等五人在江西某地实施了盗窃犯罪,这一点没有任何问题。然而,根据上文的理解,只有在两个以上地区连续作案才能认定为流窜作案。本案中,刘某等五人在两个以上地区流窜是客观事实,但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他们在江西某地以外的地方实施了盗窃犯罪的事实。我们只能推断刘某等五人可能在江西某地以外的地方实施了盗窃犯罪,但目前尚未被侦破或者其盗窃未遂等。筆者认为,前一种可能性较大,但刑法否定有罪推定。因此,在没有确凿证据证明被告犯罪事实的情况下,我们不能对被告做出有罪的认定。这涉及到犯罪事实的证明标准问题,不容推定。然而,作为一种量刑情节,流窜作案的证明标准可以低于犯罪事实的证明标准,这也符合证据规则的相关规定。考虑到这类犯罪分子的主观恶性更深、社会危害性更大,从宽严相济的角度考虑,有必要对其进行严厉打击。综上所述,刘某等五人在主观上具有异地实施盗窃犯罪的故意,客观上也经过多个地区,并且车上携带了大量不能说明来源的贵重金属等物品。虽然这些赃物等不能达到直接证明刘某等五人在这些地方实施盗窃犯罪的事实的证明标准,但证明其流窜作案的事实是没有问题的。因此,本案中刘某等五人可以被认定为流窜作案。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司逃税行为是否构成单位犯罪
公司逃税行为是否构成单位犯罪的问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当单位经过组织策划实施偷税行为时,可以认定为单位犯罪。文章还详细阐述了逃税罪的构成要件、刑罚、扣缴义务人的责任以及多次实施逃税行为的处理方式,同时提及了补缴税款和追究刑事责任的相关
-
帮助凶手逃走是否共同犯罪
帮助凶手逃走是否构成共同犯罪的问题。根据刑法规定,帮助凶手逃走可能构成窝藏罪,如果事前与凶手通谋则视为共同犯罪。共同犯罪的成立需要满足条件,包括共同犯罪人必须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主观上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客观上有共同的犯罪行为,以及
-
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
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体要件、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主体要件要求二人以上,包括多个自然人、单位以及自然人与单位的共同犯罪。客观要件指各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包括共同作为、共同不作为以及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等。主观要件则指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
-
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的辩护词
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的辩护观点。文章认为被告人主观恶性较小,犯罪情节轻微,且作为未成年人,应当从轻处罚。文章详细阐述了被告人的行为特点、主观态度以及未成年人身份等因素,并希望法庭能够依据相关法律对被告人进行适当惩罚,同时体现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为主、惩罚为
-
多人实施轮奸的法律处罚
-
主犯不承认证据不足从犯怎么认定
-
偷盗罪从犯没有收益怎么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