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种类 > 管制 > 管制人员可以出国吗

管制人员可以出国吗

时间:2023-10-05 浏览:3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7987
管制是我国刑事处罚的主要措施之一,被人民法判处管制后,犯罪分子由就近的公安机关执行刑期,判处管制后实行的是社区矫正服务,禁止犯罪分子从事特定的活动,那么管制人员能不能出国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管制人员的出国限制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被人民法院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是被限制出国的。只有在刑期执行结束后,才能获得出国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十二条的规定,中国公民在以下情形下不得出境:

  1. 未持有效出境入境证件或者拒绝、逃避接受边防检查;
  2. 被判处刑罚尚未执行完毕或者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
  3. 有未了结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决定不准出境;
  4. 因妨害国(边)境管理受到刑事处罚或者因非法出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被其他国家或者地区遣返,未满不准出境规定年限的;
  5. 可能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决定不准出境;
  6.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准出境的其他情形。

管制的执行方式

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可以被禁止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同时,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应当依法接受社区矫正。

违反禁止令的规定,将受到公安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处罚。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明确规定,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

符合社区矫正适用条件的被告人、罪犯将根据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或决定进行社区矫正。

人民检察院将对社区矫正各执法环节进行法律监督。

公安机关将及时依法处理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和重新犯罪的社区服刑人员。

根据刑法第39条的规定,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1. 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 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聚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3. 按照执行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4. 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5. 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告执行机关批准。

根据以上规定,管制本身并不包含剥夺政治权利的内容。如果需要剥夺政治权利,应当将其作为附加刑判处,并与管制的期限相等,同时执行。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执行法》以完善刑事法律体系

    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执行法》的必要性。现行法律对刑罚执行问题的规定不完善,且《监狱法》作为刑事执行法的主要部分,其法律地位和学科发展受到制约。建立刑事执行法有助于完善刑事法律体系,促进监狱学的学科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随着该法的颁布实施,刑事执行法

  • 管制刑的主要内容

    管制刑的主要内容,包括其对象、特点、限制自由的具体内容、期限、执行方式等。管制刑是一种开放性刑罚方法,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同时需要群众的监督。管制刑具有期限,并在执行中遵守法律、行政法规等规定。被判处管制刑的犯罪分子应依法实行社区矫正,违反禁止令将受

  • 拆迁了自己怎么补偿

    拆迁补偿的相关问题。拆迁补偿包括房屋价值、搬迁和临时安置费用以及停产停业损失等,补偿方式可以是货币补偿或房屋产权调换。补偿标准因地区和政策不同而异,需关注拆迁公告并留存相关证据以维护自身权益。对于缓刑期罪犯,需按法院要求定时报告生活行为及思想状况,以

  • 非法走私制毒物品罪可以判多久

    非法走私制毒物品罪的刑期问题。根据不同毒品种类和数量,刑期分为三年以下、三年以上至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七年以上至十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以及十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等不同的量刑标准。文章详细列举了不同情况下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犯罪的刑期标准。

  • 寻衅滋事罪判多久最低判多久
  • 招摇撞骗罪是怎么判
  • 骗购外汇罪既遂的处罚标准是什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