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种类 > 管制 > 管制人员可以出国吗

管制人员可以出国吗

时间:2023-10-05 浏览:5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7987
管制是我国刑事处罚的主要措施之一,被人民法判处管制后,犯罪分子由就近的公安机关执行刑期,判处管制后实行的是社区矫正服务,禁止犯罪分子从事特定的活动,那么管制人员能不能出国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管制人员的出国限制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被人民法院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是被限制出国的。只有在刑期执行结束后,才能获得出国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十二条的规定,中国公民在以下情形下不得出境:

  1. 未持有效出境入境证件或者拒绝、逃避接受边防检查;
  2. 被判处刑罚尚未执行完毕或者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
  3. 有未了结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决定不准出境;
  4. 因妨害国(边)境管理受到刑事处罚或者因非法出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被其他国家或者地区遣返,未满不准出境规定年限的;
  5. 可能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决定不准出境;
  6.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准出境的其他情形。

管制的执行方式

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可以被禁止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同时,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应当依法接受社区矫正。

违反禁止令的规定,将受到公安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处罚。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明确规定,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

符合社区矫正适用条件的被告人、罪犯将根据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或决定进行社区矫正。

人民检察院将对社区矫正各执法环节进行法律监督。

公安机关将及时依法处理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和重新犯罪的社区服刑人员。

根据刑法第39条的规定,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1. 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 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聚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3. 按照执行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4. 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5. 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告执行机关批准。

根据以上规定,管制本身并不包含剥夺政治权利的内容。如果需要剥夺政治权利,应当将其作为附加刑判处,并与管制的期限相等,同时执行。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判处管制对家人的影响

    中国刑法中判处管制对家人的影响。判处管制本身对家人影响不大,但在孩子参军或报考公务员时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法律对管制期间的活动有明确规定,如违反将面临处罚。同时,家庭的社会形象和经济状况也可能受到一定影响。总体而言,判处管制对家人的影响较小,但需注意

  • 刑事案件的侦查和审理程序

    刑事案件的侦查和审理程序。侦查阶段可长达八个月。审查起诉阶段一般为一个月,可延长半个月。检察院审查后如需补充侦查,应在一个月内完成。法院审理采用二审终审制,一审时限一般为一个月至一个半月。复杂案件审限可能长达两年。刑期执行中,根据刑期长短决定服刑地点

  • 管制在实践中死刑的执行方式

    管制这一刑罚的实践应用及其执行方式。管制由人民法院判决,公安机关执行,对轻微犯罪分子进行限制自由的处罚。管制的执行需遵守刑法的多项规定,如遵守法律、服从监督等。死刑的执行方式包括枪决和注射等方法,执行需严格遵守法律程序,确保公正透明。

  • 盗墓罪是否可以减刑

    盗墓罪的减刑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罪犯在服刑期间如能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表现出悔罪态度或立功,可获得减刑机会。犯盗掘罪且具备重大立功表现者,应当减刑。但犯罪情节严重,如盗掘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

  • 打架斗殴致人轻伤的法律责任
  • 管制刑的法律特征与规定
  • 刑事诉讼时效多长时间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