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种类 > 管制 > 管制刀具有哪些类型

管制刀具有哪些类型

时间:2024-09-16 浏览:3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8070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治安案件、黑社会性质的案件,双方人员进行打架的时候,当事人往往都会手持管制刀具等的武器,管制刀具在我国是属于违禁的物品,那么管制刀具有哪些类型?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管制刀具的分类

1. 匕首

匕首是指除了人民解放军和人民警察作为武器、警械配备外,专业狩猎人员和野外作业人员(如地质、勘探等)必须持有的刀具。持有匕首需要由县以上主管单位出具证明,并经县以上公安机关批准,颁发《匕首佩带证》方可佩带。三棱刮刀仅限于机械加工人员使用,不得带出工作场所。

2. 制造管制刀具的工厂、作坊

制造管制刀具的工厂、作坊需要经过县以上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和所在地县、市公安局批准,颁发《特种刀具生产许可证》方可进行生产。管制刀具样品及其说明(包括名称、规格、型号、用途、数量)需要送交所在地县、市公安局备案。

3. 经销管制刀具的商店

经销上述管制刀具的商店必须经过县、市以上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和所在地县、市公安局批准。购销过程中需要建立登记制度,以备公安局检查。

4. 购买管制刀具的单位和个人

购买管制刀具的单位和个人需要向所在地县、市公安局(公安分局)申请《特种刀具购买证》,凭证购买。军队和警察需要凭上一级主管部门批准的函件,向指定单位定购。三棱刮刀需要凭单位介绍信向批准经销的商店购买。

5. 少数民族使用的特定刀具

少数民族使用的藏刀、腰刀、靴刀等,只允许在民族自治地方销售。

管制刀具的类型

管制刀具包括以下几种:

1. 匕首、三棱刀、三棱刮刀、半圆刮刀、侵刀、扒皮刀、羊骨刀、猎刀、弹簧刀

这些刀具具有特定形状和功能,需要受到管制。

2. 刀体长度超过8厘米,带有自锁装置或非折叠式的单刃、双刃尖刀

这类刀具具有较长的刀体和特殊的刀锋设计,需要受到管制。

3. 武术用刀、剑等器械

这些刀具是用于武术训练和表演的,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受到管制。

4. 少数民族使用的藏刀、腰刀、靴刀

这些刀具是少数民族特定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只允许在民族自治地方销售。

5. 其他可能危害社会治安的刀具

除以上列举的刀具外,还包括其他可能对社会治安造成危害的刀具。

管制刀具的认定标准

凡符合以下标准之一的刀具可以被认定为管制刀具:

1. 匕首

具有刀柄、刀格和血槽,刀尖角度小于60度的单刃、双刃或多刃尖刀。

2. 三棱刮刀

具有三个刀刃的机械加工用刀具。

3. 带有自锁装置的弹簧刀(跳刀)

刀身展开或弹出后,可被刀柄内的弹簧或卡锁固定自锁的折迭刀具。

4. 其他相类似的单刃、双刃、三棱尖刀

刀尖角度小于60度,刀身长度超过150毫米的各类单刃、双刃和多刃刀具。

5. 其他刀尖角度大于60度,刀身长度超过220毫米的各类单刃、双刃和多刃刀具。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判处管制对家人的影响

    中国刑法中判处管制对家人的影响。判处管制本身对家人影响不大,但在孩子参军或报考公务员时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法律对管制期间的活动有明确规定,如违反将面临处罚。同时,家庭的社会形象和经济状况也可能受到一定影响。总体而言,判处管制对家人的影响较小,但需注意

  • 借条的特殊时效分类

    借条的时效分类,包括短期时效、长期诉讼时效和最长诉讼时效三种类型。借条注明还款日期的,诉讼时效从还款日期次日起计算两年;未注明还款日期的,借款人可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摘要结尾再次强调了借条作为凭证性文书的重要性及其特殊的时

  • 共同担保人的类型

    共同担保人的多种类型,包括按份共同保证和连带共同保证等。不同形态的共同保证具有复杂的结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和保证责任的承担与分担规则各异。文章解析了各种形态的处理规则,对错误或模糊的认识进行纠正和澄清,并提出了立法完善的建议。按份保证的保证人

  • 管制在实践中死刑的执行方式

    管制这一刑罚的实践应用及其执行方式。管制由人民法院判决,公安机关执行,对轻微犯罪分子进行限制自由的处罚。管制的执行需遵守刑法的多项规定,如遵守法律、服从监督等。死刑的执行方式包括枪决和注射等方法,执行需严格遵守法律程序,确保公正透明。

  • 管制刑的法律特征与规定
  • 网赌开设赌场罪从犯怎么判刑
  • 财产分割协议公证资料有什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