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种类 > 管制 > 抓小偷致小偷死亡会不会判刑

抓小偷致小偷死亡会不会判刑

时间:2020-05-25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8275

有网友直言不讳:难道小偷偷我的东西,我非但不能追,还要祝他一路走好吗?

专业人士观点

我们来一起看看下面几起真实案例:

案例一:

眼看小偷骑着同事的助力车要跑,洛阳小伙曹天(化名)连忙追去。追赶过程中,他责令小偷停车未果,抽出身上的皮带朝小偷身上抡去。结果,小偷身体失衡当场摔死。洛阳市洛龙区人民法院一审认定曹天犯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处其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

案例二:

广东揭阳人温某发现小偷盗窃他人财物后,开车追赶并将其撞伤,被公诉机关起诉故意伤害。虽然他自认“见义勇为“,但最终广东惠州中级法院二审认定故意伤害罪成立,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并赔偿6792.86元。

案例三:

吴某在灵山县文利镇文利村委会一小卖店门前偷窃摩托车。得手后将摩托车刚推离几米远,就被群众发觉并追赶。阿坚和阿光亦加入追赶搜捕吴某的行列,并成功抓住了小偷。为了出气,阿坚和阿光与大家伙用竹条、小树枝等抽打小偷。后小偷因广泛性大面积软组织挫伤而出现并发症,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广西灵山县人民法院判决阿坚和阿光犯故意伤害罪,阿坚获刑3年,阿光获刑3年,缓刑5年。

案例四:

花都区水果摊主谭某发现水果被偷,上前追打小偷,不料小偷倒地死亡。花都区法院一审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处谭某有期徒刑2年。

采取不当甚至违法手段,结果无法挽回

除了发生小偷伤亡事件,有的地方甚至还发生过抓住小偷后对其动用“私行”或者示众的事件。为了防止财产被盗积极追赶小偷,这种行为本是正常之举,却为何给自己招致了牢狱之灾呢?通过上述案例,我们不难看出,当事人在追赶小偷的过程中大多采取了不当甚至是违法手段,最后造成了无法挽回的结果。越是在危急关头我们越是要保持冷静克制,不能让愤怒冲昏了头脑,否则即便有好的初衷,可结果也会适得其反。民警提示,遇到偷盗行为,应立即报警,并保持头脑冷静,在不造成双方人身伤害的前提下,控制住小偷交由警察处理。

相关法条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群众为了防止他人财产遭受损失挺身而出,这种见义勇为之举值得嘉奖和弘扬。法律鼓励群众面对不法行为见义勇为,但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更不能将对小偷的愤恨转为施暴行为。《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小偷也是公民,其人格和生命健康权同样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抓住小偷后对其进行侮辱、殴打,那么正义之举反而会结出罪恶之果。根据《刑法》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保护财产要讲究方法,不能侵犯他人名誉权,甚至危及他人的生命安全。

我们生活在一个法治的社会,要用正确的方式维护自身和他人合法权益,切不可以暴力对付暴力,以违法惩治违法。

最重要的一点

小偷追可以,

但是不能打!

不能打!

不能打!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管制刑期的确定

    管制和拘役两种刑罚的刑期确定、计算及适用对象的特点。管制作为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其刑期为三个月以上两年以下,先行羁押可折抵刑期。拘役作为刑罚,由公安机关执行,刑期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先行羁押可折抵刑期,且罪犯可每月回家与亲人团聚。拘役适用对象多为

  • 府谷县爆炸案件:私藏炸药罪的法律解读

    府谷县发生的一起由私藏炸药引发的爆炸案件。事故造成多人伤亡,现场破坏严重。律师解读了相关法律,私藏炸药罪的法律判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等。呼吁公众加强对危险物品的管理和监管,确保社会安全稳定。

  • 故意伤害罪致死是否可判死刑?

    我国关于故意伤害罪的法律认定及判决差异。根据《刑法》规定,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刑罚可适用死刑。法院在量刑时会考虑犯罪嫌疑人是否积极赔偿被害人。基层法院和中级法院对故意伤害致死案件的判决存在差异。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前提是伤害行为的非法性,伤害程度分为轻伤、

  • 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种类

    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种类及其危害。包括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索要财物、偷窃毁坏财物、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观看淫秽物品以及进入不适宜未成年人场所等行为。文章强调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监管,预防不良行为的发生。

  • 警方成功捣毁制假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
  • 管制的内容及其适用范围
  • 被判管制时的活动禁止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