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犯罪嫌疑人被判处无期徒刑后,符合婚姻规定结婚条件的,是可以结婚的,但实践中一般结婚登记需要到民政局办理,不是特殊原因,民政局员工应该不会到监狱去办理婚姻登记。
结婚的法定条件:
第一,必须是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婚姻法》第5条规定:“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因此,男女二人结婚不应该附加任何条件。要求结婚,是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如果是因为受到胁迫、欺骗而做出虚假的意识表示,或者是因为重大误解而做出错误的意识表示,这样的婚姻无效。
第二,必须达到法定的结婚年龄。
《婚姻法》第6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法定的结婚年龄具有强制性,必须达到法律规定的结婚年龄才能结婚,而晚婚年龄则只能是号召性的和鼓励性的措施。这是国家为了实现计划生育的要求,鼓励人民实行晚婚,做出提倡性的条款,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可以通过正面的宣传教育,使人们自觉遵守,不能以晚婚年龄限制人们结婚。凡是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没达到法律规定的结婚年龄,在结婚登记时弄虚作假,骗取结婚证的,婚姻登记机关一旦发现,应当宣布该结婚无效,并且收回被骗去的结婚证明。对于情节严重的,要追究法律责任。
第三,要符合一夫一妻制。
《婚姻法》第2条规定,“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因此,要求结婚的当事人只能是未婚者,或者是丧偶、离异者。有配偶的人只能在原婚姻关系终止以后才能再婚。重婚犯罪,应当被追究刑事责任。离婚的双方要求复婚的,也必须是双方没有再婚,或者是再婚后配偶已经死亡,或者是再婚后又均离婚的,才可复婚。
第四,当事人一方或者是双方之间不存在法律禁止结婚的情况。
《婚姻法》第10条规定,有下列情形的不能结婚:一是不能重婚;二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三是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患这种病婚后尚未治愈的,婚姻无效。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是指精神方面的疾病和重大不治的传染性疾病或者是遗传性疾病。
无期徒刑的法律特征和适用对象。无期徒刑的法律特征包括惩罚性、严厉性和矫正教育作用。它主要适用于性质最严重、社会危害极大的犯罪,如危害国家安全、重大刑事犯罪和严重的经济犯罪等。适用对象主要是故意犯罪的行为人,过失犯罪不适用无期徒刑。
获得刑事法律援助的途径。途径包括自己申请法律援助和由人民法院依法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对于经济困难或其他原因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此外,对于特定的犯罪嫌疑人如盲、聋、哑人,或者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被告人,法院、检察院和公
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杀人沉尸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可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可以被视为自首,从而可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八条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