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修正案(九)对贪污罪、受贿罪的死刑适用主要作了两处调整。第一,修改了死刑适用条件,将“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修改为“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第二,增加了终身监禁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解释》)第4条根据刑法修正案(九)的规定和我国保留死刑的政策,严格控制死刑的适用,并慎重考虑死刑的执行。根据这一解释,贪污罪、受贿罪的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死缓和终身监禁有具体的适用规定。
根据《解释》第4条第一款的规定,死刑立即执行适用于犯罪数额特别巨大,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影响特别恶劣、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贪污、受贿犯罪分子。换句话说,对于极少数罪行特别严重、应当立即执行死刑的犯罪分子,应坚决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根据《解释》第4条第二款的规定,对于符合死刑立即执行条件但同时具有自首、立功、如实供述罪行、真诚悔罪、积极退赃,或者避免、减少损害结果的情节的犯罪分子,不是必须立即执行死刑的,可以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换句话说,《解释》规定对于符合死刑立即执行条件但同时具有法定从宽等处罚情节的犯罪分子,可以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终身监禁是一种介于死刑立即执行和死缓之间的死刑执行措施,不是一种新的刑种。根据《解释》的规定,终身监禁适用于那些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过重,判处死缓又偏轻的重大贪污受贿罪犯。终身监禁比一般死缓更为严厉。
《解释》对终身监禁的具体适用从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首先,终身监禁适用于那些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过重,判处一般死缓又偏轻的重大贪污受贿罪犯。其次,决定终身监禁的同时,应当在一、二审作出死缓判决,而不是等到死缓执行期满再决定。终身监禁决定后,犯罪分子必须服刑至死,不受执行期间的表现影响。
被判无期徒刑是否可以上诉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只有符合一定条件的人员才能行使上诉权利,如自诉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等。同时,文章介绍了无期徒刑的适用情形和刑期计算方式,包括罪犯对社会造成的严重威胁和危害。无期徒刑是对严重刑事犯罪的严厉惩罚,依法
无期徒刑减刑的相关规定及执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的规定,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在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的情况下,可以得到减刑。无期徒刑是一种严厉的刑罚,要求罪犯至少服刑,但法院会根据表现作出减刑裁定。例如,某罪犯被判处无期徒刑后,因立功表
无期徒刑罪犯保外就医的条件及相关细节。保外就医需符合如患有严重疾病、年龄超过60周岁且身体衰弱等条件,并需服刑一定时间。同时,对于不合规的行为如骗取保外就医、自伤自残等,将不被允许保外就医或被收监执行。保外就医期间的不正当行为时间不计入执行刑期。
无期徒刑和死缓的区别及刑罚变更。死缓期间若无故意犯罪,期满减为无期徒刑;有重大立功表现,刑罚减为有期徒刑;若故意犯罪,执行死刑。无期徒刑是剥夺终身自由并强制劳动改造,服刑期间表现良好可减刑。死缓两年考验期从生效判决日起算,无期徒刑考验期从入监日起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