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义的减刑是指在具备法定减刑情节的情况下,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经由负责执行刑罚的机关报送材料,人民法院依法进行减轻原判刑罚的刑事司法活动。
根据刑法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如果具备以下重大立功表现之一,应当获得减刑:
根据刑法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的情况下,和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实际执行十年以上的情况下,如果符合以下条件,可以获得减刑或假释:
在特殊情况下,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根据最高法院的最新规定,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如果在刑罚执行期间符合减刑条件,并且实际执行了二年以上的刑期,可以获得减刑。减刑幅度根据不同的表现情况而定:
对于无期徒刑罪犯减为有期徒刑后再减刑的情况,减刑幅度按照相关规定执行,两次减刑之间的间隔时间不得少于两年。
对于有重大立功表现的罪犯,可以不受上述减刑起始时间和间隔时间的限制。
贪污受贿犯罪中的死刑缓刑是否可以减刑的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贪污受贿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影响恶劣的,判处死缓后可减为无期徒刑,但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犯罪主体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涉及公共财物,主要特征是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
无期徒刑的法律特征和适用对象。无期徒刑的法律特征包括惩罚性、严厉性和矫正教育作用。它主要适用于性质最严重、社会危害极大的犯罪,如危害国家安全、重大刑事犯罪和严重的经济犯罪等。适用对象主要是故意犯罪的行为人,过失犯罪不适用无期徒刑。
无期徒刑的减刑条件和限度。根据《刑法》规定,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如能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并表现出悔改或立功等行为,可获得减刑。重大立功表现包括阻止他人犯罪、检举犯罪、发明创造、舍己救人和对抗自然灾害等。减刑后,实际执行刑期有限制,如无期徒刑减
诈骗勒索罪的刑罚限度、立案标准以及财物的处置方式。诈骗勒索罪最高刑罚为有期徒刑十年以上或无期徒刑,不会被判处死刑。立案标准包括数额大小和各省制定具体数额标准。财物处置方面,明确权属的财物应归还被害人,无法确定归属的应上缴国库。使用诈骗财物的处置分为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