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刑法典第46条的规定,无期徒刑是一种主刑,具有以下特点:
无期徒刑将犯罪分子关押在特定场所,剥夺其人身自由。
无期徒刑是一种终身刑罚,没有明确的刑期限制。然而,实际上并非所有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都会被关押终身。根据刑法的规定,只要犯罪分子表现出悔过和改造的迹象,就有可能获得减刑或假释。此外,符合特赦条件的无期徒刑罪犯也有可能被特赦释放。因此,判处无期徒刑并不意味着断绝犯罪分子的再生之路。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除非没有劳动能力,否则都必须参加无偿劳动,并接受教育和改造。
由于无期徒刑没有明确的刑期,因此在判决执行之前的羁押时间无法折抵刑期。
根据刑法典第57条的规定,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必须终身剥夺政治权利。
根据《最高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规定》,无期徒刑罪犯有以下减刑情形:
无期徒刑罪犯在执行期间,如果表现出悔改或立功的行为,服刑满两年后可以申请减刑。根据情况,减刑幅度为:对悔改或立功表现一般的,一般可以减为二十年以上二十二年以下有期徒刑;对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罪犯经过一次或多次减刑后,其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十三年,起始时间应当自无期徒刑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数罪并罚的三种情形。首先,判决宣告前一人犯数罪的并罚规定,除死刑和无期徒刑外,应依据最高刑期总和决定执行刑期。其次,判决宣告后发现漏罪的并罚采用“先并后减”的计算方式。最后,判决宣告后又犯新罪的并罚采用“先减后并”的方式。
各级法院在中国的法律体系中的管辖权。基层法院审理普通刑事案件,中级法院负责重大刑事案件和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高级法院覆盖全省范围内的重大刑事案件,而最高法院则负责全国范围。此外,上级法院在必要时可审理下级法院管辖的案件,且案件通常由犯罪地法
我国刑法规定的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包括刑罚和情节。犯罪嫌疑人可能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的情节包括防卫过当、义愤杀人等。此外,文章还介绍了不同类型的故意杀人罪,如谋财型、复仇型、情欲型、遗弃型、迷信型和寻衅斗殴型等。
无期徒刑的法律特征和适用对象。无期徒刑的法律特征包括惩罚性、严厉性和矫正教育作用。它主要适用于性质最严重、社会危害极大的犯罪,如危害国家安全、重大刑事犯罪和严重的经济犯罪等。适用对象主要是故意犯罪的行为人,过失犯罪不适用无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