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法的规定,对于单位犯罪,通常采取两罚制。
1. 对单位的刑罚是罚金,且罚金数额没有限制。
2.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将判处刑罚,包括自由刑和罚金,主要是自由刑。
对于个人的自由刑,有以下两种情况:
(1) 在大多数情况下,个人将被判处与个人犯罪相同的刑罚。例如,根据刑法第220条的规定,对于侵犯知识产权罪,单位将被判处罚金,而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将依照个人犯罪的规定进行处罚。
(2) 在少数情况下,个人将被判处低于个人犯罪的刑罚。例如,对于个人犯受贿罪,最重可以判处死刑。但是根据刑法第387条的规定,对于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受贿罪,单位将被判处罚金,而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将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在某些情况下,刑法规定了单位犯罪的单罚制,即只对自然人进行处罚,而不对单位进行处罚。例如,根据刑法第396条的规定,对于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以单位名义违反国家规定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如果数额较大,将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如果数额巨大,将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在这种情况下,刑法规定的犯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但只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罚,而不对单位进行处罚。
单位犯罪的双重处罚制度,其中单位被处以罚金,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可能面临个人犯罪的相同或较轻刑罚。在某些情况下,刑法也规定了单一处罚制度,仅对自然人进行处罚。如何确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对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有重要意义
公司逃税行为是否构成单位犯罪的问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当单位经过组织策划实施偷税行为时,可以认定为单位犯罪。文章还详细阐述了逃税罪的构成要件、刑罚、扣缴义务人的责任以及多次实施逃税行为的处理方式,同时提及了补缴税款和追究刑事责任的相关
贩卖毒品罪的法律规定和量刑标准,根据《刑法》相关规定,无论数量多少,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都构成犯罪行为。量刑标准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分为严重、较重和一般三种情况,并对单位犯罪和未成年人犯罪有特别规定。多次贩卖毒品将累计计算处罚。
单位合同工、临时工、实习生、兼职人员是否可认定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人员”
单位合同工、临时工、实习生、兼职人员等是否可以被认定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人员”的问题。文章从刑法基础立场出发,指出刑事判断注重实质,单位及单位人员的实质并不在于身份,而是是否承担单位职责或业务活动。文章还提到犯罪构成要素的遴选与设定规则,强调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