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金和没收财产都是刑法中规定的强制性财产惩罚措施,由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采取。
根据我国刑法的原则,罚金和没收财产只能执行犯罪分子个人所有的财产,不能执行犯罪分子家属或后有的财产。
罚金的缴纳是在法院判决生效后进行,涉及刑罚的执行问题。
没收财产是一种刑罚方法,属于财产刑的范畴。
只有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才能适用刑罚方法,包括没收财产。人民法院在判处没收财产时必须依据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进行适用。
没收财产的适用内容是将犯罪人个人所有的一部或全部财产强制无偿收归国有。
适用对象上,罚金适用于情节较轻的贪利性犯罪,而没收财产适用于危害国家安全罪以及情节较重的其他刑事犯罪。
内容上,罚金是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数额的金钱,这些金钱不一定是犯罪分子现实所有的;而没收财产则是剥夺犯罪分子个人现实所有的财产的一部或全部,可以是金钱或其他财物。
执行上,罚金可以分期缴纳,如果缴纳困难可以适当减免;而没收财产只能一次性没收,不存在分期执行或减免的问题。
基金财产与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固有财产的区别,明确了基金财产的所有权权能是分离的。同时,依法收缴的罚款、罚金和没收的违法所得应上缴国库,任何机关或个人不得私分,以保护证券投资基金市场参与者的合法权益。
我国关于盗窃犯案件中的取保候审程序及特点。包括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担保方式以及人员要求等。被取保候审的嫌疑人或被告人需遵守法律要求,否则可能面临财产被没收等后果。同时,文章也探讨了取保候审的权利性和义务性,以及与国外保释制度的区别和相似之处。
没收财产是将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者全部强制无偿地收归国有的刑罚方法。没收违法所得是指行政机关或司法机关依法将违法行为人取得的违法所得财物,运用国家法律法规赋予的强制措施,对其违法所得财物的所有权予以强制性剥夺的处罚方式,是一种行政处罚,并不是
关于责令退赔与追缴,《刑法》第64条是一个原则性的规定,即“犯罪分子违法所得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