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职务的便利进行犯罪的人有很多,比如贪污受贿、收受回扣等。这些犯罪的行为一旦被发现,嫌疑人可能会受到处罚。在法院判决时除了坐牢外,还有罚金的处罚。那么,职务犯罪判决的罚金怎么执行?关注手心律师网,了解更多知识。
职务犯罪判决的罚金执行方式
罚金的缴纳方式
根据刑法第53条的规定,罚金可以一次性或分期缴纳。犯罪人或其家属在判决指定期限内自动缴纳的属于自动缴纳,类似于民事裁判文书中义务人在指定期限内履行义务。自动缴纳的罚金不需要进入强制执行程序。如果刑事判决书规定了一次性缴纳罚金,犯罪人可以分几次缴纳,但如果有一期或几期超期未缴纳,需要得到法院的同意后才能进入执行程序。犯罪人在判决书规定的各期期限内缴纳的也属于自动缴纳。如果其中有一期超期未缴纳,就可以进入执行程序进行强制缴纳。
强制缴纳罚金
如果犯罪人在判决书规定的期限届满后未缴纳罚金,人民法院将进行强制缴纳。强制缴纳是在被执行人未能自动缴纳的情况下进入执行程序进行的。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19条的规定,对于被判处罚金的罪犯,期满不缴纳的,人民法院应当强制缴纳。即使因为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缴纳确实有困难,也可以裁定减少或免除罚金。在进入执行程序前发生且已查明的情况下,可以裁定减少或免除罚金;如果在进入执行程序前未发生,应当先进入执行程序,然后再作处理。罚金的数额应当以人民币为计算单位。如果人民法院认为应当判处被告人财产刑,可以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决定扣押或冻结被告人的财产。
财产刑的执行
财产刑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执行。如果犯罪分子的财产在异地,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委托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代为执行。
罚金执行程序的启动
罚金执行程序的启动方式有刑事审判庭移送执行庭执行和自行立案执行两种。根据审执分离原则,大多数法院将财产刑的案件移送执行庭执行。
罚金的强制执行
罚金的执行与金钱给付的执行相同,金钱给付的执行方法和措施同样适用于罚金的强制执行。
罚金执行的范围
罚金只能执行被执行人的个人财产,不对其家庭成员的财产进行强制执行。根据罪责自负原则,犯罪人家庭成员所有的财产不能以犯罪人应当缴纳罚金为由予以强制执行,除非犯罪人家庭成员自愿以其财产缴纳犯罪人的罚金。
职务侵占罪金额的认定
数额较大的标准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并且数额较大。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程度才能构成职务侵占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数额较大的起点数额是指侵占公司、企业等单位财物5000元至1万元以上。不同省份对数额较大的标准有所不同,普遍高于5000元,例如河南是一万元,南方城市则在1-2万元之间。
职务侵占罪的刑罚
根据刑法第271条的规定,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数额巨大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因此,在对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分子进行处罚时,一般不会判处罚金,但可能会并处没收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