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第一种意见,李某在刑罚执行完毕五年内再次犯罪,应被视为累犯,从而受到更严厉的惩罚。
根据第二种意见,李某在前罪刑罚尚未执行完毕时再次犯罪,应被数罪并罚。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以下是理由:
首先,我们需要考虑本案涉及的累犯问题。根据我国法律,累犯是指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再次犯罪的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犯罪人。在本案中,虽然李某的前罪刑罚执行完毕,但他仍需执行剥夺政治权利四年的附加刑罚,该刑期应从2006年8月8日至2010年8月7日。因此,在2007年5月再次犯罪的李某属于在刑罚执行完毕前又犯罪的情况,应被数罪并罚。根据我国刑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对于新犯的罪行,应作出判决,将前罪未执行的刑罚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执行,即采取“先减后并”的原则。
其次,对于数罪并罚时的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应采取“限制加重”的原则。抢劫罪是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行为,因此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然而,对于李某前罪未执行完的剥夺政治权利期限和后罪判处的剥夺政治权利期限如何并罚,刑法没有明确规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参考对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并罚采取的“限制加重”的数罪并罚原则。即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将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设定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除了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情况外,对于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数罪并罚,最高刑期不得超过七年。
我国刑法规定的关于政治权利剥夺的具体内容。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将失去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政治权利,无法担任国家机关职务和国有公司、企业等领导职务。判决书和执行通知书将由公安机关负责执行,包括被判处徒刑或拘役的执行期间,并需要向犯罪分子宣布恢复其
关于在执行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期间重新犯罪的刑期问题。姜某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后又在剥夺政治权利期间重新犯罪。对于如何计算已执行和未执行的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存在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应自刑满释放后至被拘留期间计算,另一种意见认为
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主体及其执行机关。执行机关包括监狱管理机关和公安机关。监狱管理机关在罪犯主刑执行期间实施剥夺政治权利,公安机关则负责执行附加剥夺政治权利或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适用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危害国家安全罪等特定犯罪情况
剥夺政治权利主刑期间是否有案底的问题,指出在剥夺政治权利主刑期间是会有案底的。文章还介绍了剥夺政治权利主刑是什么罪名及其主刑结束后进行的内容,阐述了这种刑罚的目的在于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