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剥夺政治权利是指剥夺个人参与政治活动的资格,具有明显的政治性质。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由监狱管理机关负责。
刑法规定,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仅限于主刑执行期间。当犯罪分子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时,判决生效后,他们将被送往监狱接受教育改造和强制劳动改造。在主刑执行期间,监狱管理机关依照刑法的规定对其进行剥夺政治权利的惩罚。如果罪犯在主刑尚未执行之时,其剥夺政治权利的判决已经执行完毕,那么对罪犯的剥夺政治权利将失去惩罚、教育和警戒的作用。
被判处管制拘役的罪犯,其主刑执行由公安机关负责,而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也应由公安机关负责。
刑法规定,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时间从主刑执行完毕或假释之日起计算。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当监狱主刑执行完毕或罪犯假释时,监狱应将剥夺政治权利的起止期限在释放证或假释证上注明,并将判决书连同这些证件一同转交罪犯的居住地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应在罪犯的居住地公布剥夺政治权利的信息,并在执行完毕时宣布,恢复罪犯应享有的政治权利。
如果您遇到的情况比较复杂,欢迎在本网站进行法律咨询。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律师解答。
关于剥夺政治权利的刑罚执行的相关问题。文章详细阐述了不同情况下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刑期计算及执行方式。对于不同刑罚,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和计算方式各异。执行工作由公安机关负责,期满恢复政治权利需通知本人并公开宣布。
失信人员能否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这一问题。根据相关规定,失信人员因涉及失信被执行等情况,不得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具体规定包括正在被执行刑罚、被通缉、因犯罪被判处刑罚或剥夺政治权利、担任破产企业职务未逾限定时间、因违法被吊销执照未逾限定时间等情形。此外,
关于在执行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期间重新犯罪的刑期问题。姜某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后又在剥夺政治权利期间重新犯罪。对于如何计算已执行和未执行的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存在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应自刑满释放后至被拘留期间计算,另一种意见认为
剥夺政治权利日期的确定方式。对于判处死缓、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其政治权利从判决生效之日起剥夺;对于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起始日期与管制刑期相同;对于拘役、有期徒刑、死缓期满后剥夺政治权利的,从主刑执行完毕或假释之日起开始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