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歧意见:对李某的行为犯抢劫罪无争议,但对李某是认定累犯还是数罪并罚存在分歧:
第一种意见认为,李某刑罚执行完毕五年以内又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系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第二种意见认为,李某前罪的刑罚尚未执行完毕又犯罪,应当数罪并罚。
评析:忻州律师同意第一种意见,理由如下:
关于累犯,《刑法》第六十五条第一款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在五年内再次犯应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该规定并未明确“刑罚执行完毕”专指主刑执行完毕,还是主刑和附加刑同时执行完毕。
为此,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1995年8月3日《关于如何理解刑法第六十一条(现行刑法第六十五条第一款)中刑罚执行完毕问题的答复》指出:刑法第六十一条中规定的“刑罚执行完毕”,是指所判主刑执行完毕。如果前罪除被判处主刑以外,还被判处附加刑的,在前罪主刑执行完毕以后3年内(新刑法为5年内)附加刑继续执行期间,被告人又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符合累犯构成要件的,应当以累犯依法从重处罚。根据该《答复》,此案被告人王某的行为构成累犯,依法应当从重处罚。
关于附加刑数罪并罚,于2009年6月10日起公布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9]10号《关于在执行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期间犯新罪应如何处理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规定:一、对判处有期徒刑并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主刑已执行完毕,在执行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期间又犯新罪,如果所犯新罪无须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依照刑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数罪并罚。二、前罪尚未执行完毕的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新罪的主刑有期徒刑执行之日起停止计算,并依照刑法第五十八条规定从新罪的主刑有期徒刑执行完毕之日或者假释之日起继续计算;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施用于新罪的主刑执行期间。三、对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主刑已执行完毕,在执行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期间又犯新罪,如果所犯新罪也剥夺政治权利的,依照刑法第五十五条、第五十七条、第七十一条的规定并罚。
据此,被告人李某的附加刑应当实行数罪并罚;且尚未执行完毕的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新罪的主刑有期徒刑执行之日起停止计算,并依照刑法第五十八条规定从新罪的主刑有期徒刑执行完毕之日或者假释之日起继续计算,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施用于新罪的主刑执行期间。
我国刑法规定的关于政治权利剥夺的具体内容。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将失去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政治权利,无法担任国家机关职务和国有公司、企业等领导职务。判决书和执行通知书将由公安机关负责执行,包括被判处徒刑或拘役的执行期间,并需要向犯罪分子宣布恢复其
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主体及其执行机关。执行机关包括监狱管理机关和公安机关。监狱管理机关在罪犯主刑执行期间实施剥夺政治权利,公安机关则负责执行附加剥夺政治权利或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适用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危害国家安全罪等特定犯罪情况
剥夺政治权利的定义、适用方式及具体应用场景。剥夺政治权利是一种刑罚方法,剥夺犯罪人参与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的权利。其适用方式分为附加适用和独立适用。附加适用主要针对危害国家安全、严重破坏社会秩序及被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独立适用则适用于罪行较轻
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机关是监狱管理机关和公安机关。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在主刑执行期间由监狱管理机关执行,而公安机关则负责执行被判处管制拘役的罪犯的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剥夺政治权利的定义和范围,包括担任职务、选举、言论自由等权利的限制,